[实用新型]一种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70630.8 | 申请日: | 202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2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慕兴隆;普永刚;佟强;张杰;刘航;蒋雷鸣;张国琛;马进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6 | 分类号: | E04F21/06;E04F21/08;E04F21/165;B44C7/02;B44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张子宽 |
地址: | 1001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墙板 处理 工装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及系统,涉及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技术领域,用于提高处理轻质隔墙板竖缝的工作效率,降低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包括支撑架和布料器,支撑架可沿着轻质隔墙板滑动。布料器随动地设置于支撑架,布料器具有用于容纳浆料的容纳腔及设置于容纳腔的出料口且与轻质隔墙板贴合的铺料板,浆料依靠其自身重量自出料口滑落至铺料板与轻质隔墙板之间,以使浆料涂覆于轻质隔墙板上。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系统包括供料机构和上述的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供料机构用于供应粘接相邻轻质隔墙板的浆料,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所具有的布料器与供料机构连通,用于接收供料机构输送的浆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建设的日新月异,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全国各地建筑工地大量涌现,建筑形式也多种多样。轻质隔墙板被广泛用于民用建筑非承重砌筑工程,其具有优于传统小型砌块的重量轻、强度高、安装简便、施工效率高等特点。
由于轻质隔墙板为竖向安装的条形板,安装完毕后留有竖向通顶竖缝。为了提高使用轻质隔墙板构造建筑的美观性和保温性能,通常需采用浆料(如:抗裂粘合剂)塞缝并向竖缝两侧涂覆一定宽度的浆料,然后将纤维网格布覆盖于涂有浆料的轻质隔墙板的表面,之后,抹平浆料。
现有技术中,往往由作业人员手持抹具处理竖缝,需要搭设操作平台后才能完成,不仅效率较低,而且作业人员需上下操作平台,对作业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及系统,用于提高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的工作效率,降低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包括支撑架和布料器。其中,支撑架可沿着轻质隔墙板滑动。布料器随动地设置于支撑架,布料器具有用于容纳浆料的容纳腔及设置于容纳腔的出料口且与轻质隔墙板贴合的铺料板,浆料依靠其自身重量自出料口滑落至铺料板与轻质隔墙板之间,以使浆料涂覆于轻质隔墙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布料器具有用于容纳浆料的容纳腔,容纳腔为浆料提供存储空间,避免作业人员为了获取浆料而频繁的在作业工位与浆料存储工位之间往复移动,提高了处理轻质隔墙板竖缝的工作效率。另外,布料器还具有与轻质隔墙板贴合的铺料板。将浆料放置于容纳腔内后,浆料依靠其自身重量自容纳腔的出料口滑落至铺料板与轻质隔墙板之间,实现将浆料涂覆于轻质隔墙板上的功能。不仅如此,支撑架可沿着轻质隔墙板滑动,布料器随动地设置于支撑架,由此表明,移动支撑架时,同步带动布料器移动,扩大了浆料涂覆于轻质隔墙板上的作业范围。实际情况下,可借助把手等工具,移动布料器,尤其是对于位于高处的需要涂覆浆料的轻质隔墙板,无需借助操作平台,更无需作业人员上下操作平台,有利于降低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系统,包括供料机构和第一方面所描述的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供料机构用于供应粘接相邻轻质隔墙板的浆料,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所具有的布料器与供料机构连通,用于接收供料机构输送的浆料。
第二方面提供的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系统与轻质隔墙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局部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轻质隔墙板竖缝处理工装局部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70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