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导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68859.8 | 申请日: | 2022-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8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倪志超;刘娅;吕燕松;周梦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慧亮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0 | 代理人: | 史明罡 |
| 地址: | 10003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导管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医用导管装置,包括鼻塞、固定带和两个导管结构,鼻塞包括鼻塞本体和鼻腔接头,鼻塞本体具有两个进气口,两个鼻腔接头间隔设置于鼻塞本体并与鼻塞本体的内部连通,鼻腔接头用于插入人体鼻腔中,导管结构与进气口一一对应,导管结构与对应的进气口连接;固定带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或者子母扣,以围设于两个导管结构背离于鼻塞的一端,用于套置于患者的头部;导管结构包括导管本体、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沿导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固定部可滑动地套设于导管本体;第一固定部具有粘贴层,第二固定部与固定带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用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是常用的抢救措施之一,是指通过给氧提高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预防和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也会长期氧疗。吸氧的过程中就需要吸氧管这一重要的物品。
然而现有的输氧导管装置,结构简单,常脱离于鼻腔,导致供氧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管装置,其能够稳定地固定于患者,防止鼻塞脱离于鼻腔,保证供氧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导管装置,包括鼻塞、固定带和两个导管结构,所述鼻塞包括鼻塞本体和鼻腔接头,所述鼻塞本体具有两个进气口,两个所述鼻腔接头间隔设置于所述鼻塞本体并与所述鼻塞本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鼻腔接头用于插入人体鼻腔中,所述导管结构与所述进气口一一对应,所述导管结构与对应的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固定带的至少一端设置有魔术贴或者子母扣,以围设于两个导管结构背离于所述鼻塞的一端,用于套置于患者的头部;
所述导管结构包括导管本体、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导管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导管本体;
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粘贴层,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带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医用导管装置用于给患者输氧,鼻塞的两个鼻腔接头分别插入于患者的鼻腔中,导管结构的一端与呼吸机连接,导管结构的另一端连接鼻塞本体的进气口,以使得氧气经过导管本体和鼻腔接头进入患者体内。为保证医用导管装置处于稳定地状态,防止医用导管装置脱落,造成输氧失效的情况发生,通过将固定带套置在患者头部,且在导管本体上设置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使得第一固定部粘接于患者的皮肤,例如面部,第二固定部固定于固定带且放置于患者皮肤,例如颞部,使得导管本体具有两个点位的固定位置(两点固定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导管本体脱离于患者皮肤),进而保证导管本体的定位和固定;同时,由于导管本体是套设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不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故不会在患者的皮肤留下导管压痕,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同时,由于第一固定部可沿导管本体滑动,便于调节其在导管本体上的位置,以适用不同的大小的面部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粘贴层可选用3M固定贴或纳米贴等,其材质要求抗菌和抗敏(低敏),符合医用要求为准,优选地,粘贴层可重复地粘接于患者皮肤。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底座相互连接,所述第一盖体面向所述第一底座的表面形成有凹槽以与所述第一底座共同形成第一穿孔,所述导管本体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
所述第一底座背离于所述第一盖体的表面设置有粘贴层。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第一盖体和第一底座可通过一体成型制得,或者第一盖体和第一底座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可拆卸地,导管本体插设第一穿孔,以实现第一固定部可沿导管本体移动,且导管本体被第一底座和第一盖体限制其在径向上的移动,以保证导管本体稳定地粘接于患者面部,有效地防止鼻腔接头从鼻腔脱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部的材质可以为硅胶。
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盖体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底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68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模组电测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锂电池正负极耳的可调节折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