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62048.7 | 申请日: | 2022-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4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邰琳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部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线圈与外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的电感部件。电感部件具备:主体;线圈;以及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其并与线圈电连接,线圈具有:多个线圈布线,其沿轴线层叠;和导通孔布线,其沿轴线延伸并将在轴线方向上相邻的线圈布线连接,多个线圈布线分别沿平面卷绕,串联电连接并且构成螺旋,多个线圈布线具有:第一线圈布线,其位于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一侧处并与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其位于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另一侧处并与第二外部电极连接,导通孔布线中的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小于导通孔布线中的另一侧的端面的面积,第二线圈布线的厚度大于第一线圈布线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感部件,有日本特开2015-01529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感部件。该电感部件具有:主体;线圈,其设置于主体内,并沿轴线以螺旋状卷绕;以及两个外部电极,其设置于主体,并与线圈电连接。主体具有沿轴线层叠的多个绝缘层。线圈具有沿轴线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多个线圈布线分别沿平面卷绕,串联电连接并且构成螺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15297号公报
然而,可知实际制造上述以往那样的电感部件存在以下问题。即,可知的是,若将多个绝缘层与多个线圈布线层叠,将最下层的线圈布线与一个外部电极连接,将最上层的线圈布线与另一个外部电极连接,则越靠层叠方向的上侧则线圈布线的厚度越变薄。而且,发现由于最上层的线圈布线的厚度变薄,从而存在最上层的线圈布线与另一个外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降低的担忧。
这里,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了以下原因。
若交替印刷层叠成为绝缘层的绝缘浆料和成为线圈布线的导体浆料而形成多个层,则在规定的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处,该绝缘浆料层的与位于下层的导体浆料重叠的部分由于导体浆料的厚度而形成为凸状。因此,当使用在丝网的表面上涂布乳液(乳剂)而构成的掩模时,由于乳液并不硬,因此若一边利用刮板将掩模按压在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上一边印刷导体浆料,则紧贴于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的凸部的乳液被压扁而其厚度变薄。这样,若乳液的厚度变薄,则填充于乳液的导体浆料的量变少,其结果是,被印刷于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的导体浆料的厚度变薄。
而且,越靠层叠方向的上侧,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的凸部越是变厚,层叠于凸部的导体浆料的厚度越容易变薄。这样,在印刷层叠工法等构建工法中,随着所层叠的层数增加,在绝缘浆料层的上表面上的凸部的厚度逐渐累积增加,因此层叠于凸部的导体浆料的厚度逐渐变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线圈与外部电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的电感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电感部件具备:
主体;
线圈,其设置于上述主体内,并沿轴线以螺旋状卷绕;以及
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其设置于上述主体,并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上述主体具有沿上述轴线层叠的多个绝缘层,
上述线圈具有:多个线圈布线,其沿上述轴线层叠;和导通孔布线,其沿上述轴线延伸并将在上述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上述线圈布线连接,
上述多个线圈布线分别沿平面卷绕,串联电连接而构成螺旋,
上述多个线圈布线具有:第一线圈布线,其位于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一侧处并与上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和第二线圈布线,其位于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最靠另一侧处并与上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
上述导通孔布线中的在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上述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小于上述导通孔布线中的在与上述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上述另一侧的端面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62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