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52181.4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8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胡明江;戴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 | 分类号: | H01M50/10;H01M50/147;H01M50/249;H01M50/18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钟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盖 组件 单体 电池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顶盖组件包括盖板与连接端子,盖板具有第一通孔;连接端子包括极柱、绝缘件与连接件,绝缘件具有第二通孔,绝缘件至少部分插接于第一通孔内,极柱至少部分插接于第二通孔内,极柱与连接件通过绝缘件连接为一体结构,以使连接端子整体通过连接件连接于盖板。本申请实施例的顶盖组件中,极柱至少部分插接在第二通孔内,绝缘件至少部分插接在第一通孔内,这样顶盖组件的高度将显著限小于极柱、绝缘件与连接件的高度之和,能够降低连接端子的总高度,进而使得单体电池内容能够容纳更大体积的电芯,有助于提高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且顶盖组件的连接端子集成为一体,便于组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储能器件,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是续航里程的直接影响因素,然而常见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的方式,例如提高正负极活性材料的比容量等,已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陷入瓶颈,制约了电动汽车续航能力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顶盖组件,能够降低总高度,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本申请还公开了应用上述顶盖组件的单体电池。
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包括:
盖板,具有第一通孔;
连接端子,包括极柱、绝缘件与连接件,所述绝缘件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绝缘件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极柱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极柱与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绝缘件连接为一体结构,以使所述连接端子整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盖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顶盖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极柱至少部分插接在第二通孔内,这样,可以利用绝缘件的内部空间安装极柱,使得极柱与绝缘件在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合;类似的,绝缘件至少部分插接在第一通孔内,可以利用盖板的内部空间安装绝缘件,使得绝缘件与盖板在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合。基于上述结构,顶盖组件的高度将显著限小于极柱、绝缘件、连接件与盖板的高度之和,能够降低连接端子的总高度,进而使得单体电池内容能够容纳更大体积的电芯,有助于提高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极柱与连接件通过绝缘件连接为一体的连接端子,使得连接端子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参与顶盖组件的装配,能够减少装配步骤。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的材质为塑胶,所述极柱与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绝缘件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密封圈,沿所述盖板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所述密封圈的端面与所述极柱的端面贴合,且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周面贴合,所述极柱、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密封圈通过所述绝缘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的材质为陶瓷材料,所述极柱与所述连接件通过陶瓷烧结的方式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绝缘件的径向外侧,且与所述盖板连接。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端面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部,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绝缘件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限位孔,所述绝缘件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插接于所述限位孔内,以限制所述绝缘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位移。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绝缘件的径向内侧,所述盖板的内侧至外侧的方向,所述第三连接部支撑所述极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521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