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稻田水产养殖捕捉用笼子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0660.4 | 申请日: | 202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3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戴佳逸;戴智勇;黄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智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9/02 | 分类号: | A01K6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湘之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71 | 代理人: | 闵亚红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田 水产 养殖 捕捉 笼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稻田水产养殖捕捉用笼子,包括捕捉笼主体,所述捕捉笼主体的两侧上端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笼门,所述捕捉笼主体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下端开口内均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周均滑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的两侧上端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捕捉笼主体位置固定,实现了捕捉笼在稻田中捕捉到鱼后不会受到鱼撞击而位置发生偏移,进而将稻田中的稻苗打到,造成稻苗的损伤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田水产养殖捕捉用笼子。
背景技术
生态养殖简称ECO,ECO是Eco-breeding的缩写,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一般在水稻田内养殖鱼虾较多,而养殖鱼虾的时候,需要对鱼虾进行定期捕捉,所以会用到捕捉笼子进行捕捉鱼虾。
中国专利文件CN210869479U公开了一种捕鱼笼,涉及捕渔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网衣更换麻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网衣,所述网衣包括上网衣、中网衣与下网衣,还包括上下对称设置且分别用于上网衣与中网衣以及中网衣与下网衣之间进行支撑固定的笼架,所述笼架设置有用于咬合网衣边缘部分的咬合机构,所述笼架设置有用于固定网衣被咬合部分的固定机构,具有方便更换网衣的优点,但是该专利主要存在以下缺点,捕捉笼在放置进稻田中时,未设置固定装置,导致捕捉笼在稻田中受到鱼撞击而位置发生偏移,进而将稻田中的稻苗打到,造成稻苗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稻田水产养殖捕捉用笼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稻田水产养殖捕捉用笼子,包括捕捉笼主体,所述捕捉笼主体的两侧上端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笼门,所述捕捉笼主体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的下端开口内均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周均滑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的两侧上端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笼门的中部均设置有进鱼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笼门的下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下端开口内均通过限位杆转动连接有卡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捕捉笼主体的两侧下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筒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底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块相靠近的一侧外周均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块相远离的一侧外周均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鱼口相靠近一侧均均匀分布有弹性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智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智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0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力供热节能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透镜的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