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弯管砂带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40584.7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91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芬 |
主分类号: | B24B21/02 | 分类号: | B24B21/02;B24B21/18;B24B41/02;B24B41/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 弯管 抛光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弯管砂带抛光机,包括机床主体、设于机床主体上的机床主臂、X轴伺服动力组件、Y轴伺服动力组件、Z轴伺服动力组件以及砂带机头;机床主臂用于通过多个料架安装多个弯管工件;X轴伺服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机床主臂沿水平方向移动,使机床主臂上的弯管工件的水平方向的管件从砂带机头中经过,Z轴伺服动力组件用于驱动砂带机头围绕竖直中心线进行旋转,使弯管工件的弯管部分从砂带机头中经过,Y轴伺服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机床主臂沿垂直方向移动,使机床主臂上的弯管工件的垂直方向的管件从砂带机头中经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对弯管进行抛光的操作,提升弯管抛光效率和保证抛光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工位弯管砂带抛光机。
背景技术
弯管是一种常用的结构连接件,为了使弯管的外表面能够便于后续处理需要对弯管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现有技术可使用机械,例如磨床或抛光机或砂光机,来对圆管进行抛光,但是使用机械进行抛光一般仅限于直管抛光,对于弯管仍然需要人工手持弯管通过调整抛光位置对弯管的拐角处进行抛光,操作比较费力,且工作效率不高,由于手动抛光严重依赖工人的操作熟练度,无法有效保证抛光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工位弯管砂带抛光机,可以实现自动对弯管进行抛光的操作,提升弯管抛光效率和保证抛光质量。
一种多工位弯管砂带抛光机,包括机床主体、设于机床主体上的机床主臂、X轴伺服动力组件、Y轴伺服动力组件、Z轴伺服动力组件以及砂带机头;所述机床主臂用于通过多个料架安装多个弯管工件,所述砂带机头用于在弯管工件从中经过时对弯管工件进行抛光;所述 X轴伺服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机床主臂沿水平方向移动,使所述机床主臂上的弯管工件的水平方向的管件从砂带机头中经过,所述Z 轴伺服动力组件用于驱动砂带机头围绕竖直中心线进行旋转,使所述弯管工件的弯管部分从砂带机头中经过,所述Y轴伺服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机床主臂沿垂直方向移动,使所述机床主臂上的弯管工件的垂直方向的管件从砂带机头中经过。
进一步的,所述Z轴伺服动力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及与伺服电机联动的若干轴减速机输出法兰,所述Z轴减速机输出法兰对应料架依次间隔排列,所述Z轴减速机输出法兰用于固定砂带机头,所述伺服电机动作时通过Z轴减速机输出法兰带动砂带机头作Z轴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料架包括出水口托架、进水口托架、出水口夹头组件,出水口托架和进水口托架相对设置于机床主臂的一侧,出水口夹头组件固定在出水口托架的远端,出水口夹头组件与弯管工件的一端连接,进水口托架与弯管工件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砂带机头包括动力电机、基座、第一同步带、太阳同步轮、行星同步轮、从动同步轮、主动同步轮、第二同步带、砂带、砂带主动轮;动力电机带动主动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驱动从动同步轮旋转,固定在从动同步轮上的两个行星同步轮绕着太阳同步轮公转,太阳同步轮固定在基座上不动,两个行星同步轮在第二同步带的束缚下自转,砂带主动轮固定在两个行星同步轮的另一端旋转,驱动两条砂带自转和公转,实现对弯管工件的外表面的磨抛。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于机床主体的控制柜,X轴伺服动力组件、 Y轴伺服动力组件、Z轴伺服动力组件以及砂带机头的动力机构均与控制柜中PLC控制器连接,X轴伺服动力组件、Y轴伺服动力组件按照PLC控制器预设的轨迹驱动机床主臂进行位移,Z轴伺服动力组件按照PLC控制器预设的轨迹驱动砂带机头进行旋转。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X轴伺服动力组件、Y轴伺服动力组件、Z 轴伺服动力组件,可实现驱动机床主臂的移动以及砂带机头的旋转,使弯管工件按照其水平和垂直管件长度进行位移,按照弯管的弧度轨迹驱动砂带机头进行旋转,不需要人工输送弯管即可使砂带机头对弯管各表面进行打磨程度,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证打磨精度一致,提升弯管抛光效率和保证抛光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弯管工件时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芬,未经张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405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销等速万向节及驱动轴总成
- 下一篇:一种电路板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