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损检测成像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39369.5 | 申请日: | 2022-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5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杰;李超;赵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B65H75/4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李俊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检测 成像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损检测成像辅助装置,涉及无损检测成像技术领域,包括成像装置主体,所述成像装置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成像显示装置,所述成像显示装置的左端设置有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的背面与设置的成像装置主体正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成像显示装置、控制元件和电子元件的设置,使得方便工作人员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现象,方便工作人员的观看,另外根据绳带、卡槽、凹槽、磁吸块、卡块、固定块和弹簧的设置,使得可以使用绳带对管道进行固定缠绕,从而可以对成像装置主体的位置进行确定,避免在检测的过程中出现移动的现象,造成对检测数据的不稳定,从而严重影响检测的结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检测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成像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数量、形状、性质、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一些无损检测成像辅助装置的固定效果较差,在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装置的移动,造成对成像数据的不稳定;
2、现有的一些无损检测成像辅助装置使用绳带对管道缠绕一圈后,在使用完成后,不能够对绳带进行自动的回收,长时间的散落在外部,不方便装置的携带,且容易缠绕在一起,造成使用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损检测成像辅助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无损检测成像辅助装置的固定效果较差,在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装置的移动,造成对成像数据的不稳定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无损检测成像辅助装置使用绳带对管道缠绕一圈后,在使用完成后,不能够对绳带进行自动的回收,长时间的散落在外部,不方便装置的携带,且容易缠绕在一起,造成使用的不便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损检测成像辅助装置,包括成像装置主体,所述成像装置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成像显示装置,所述成像显示装置的左端设置有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的背面与设置的成像装置主体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成像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绳带,所述成像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子元件,所述成像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曲面槽,所述曲面槽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检测元件,所述成像装置主体的右端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背面设置有尺簧,所述尺簧的背面与设置的活动槽内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轴的外部缠绕设置有绳带,所述绳带的下端贯穿设置有卡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元件与设置的电子元件电线连接,所述成像显示装置与设置的电子元件电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成像装置主体的左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磁吸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凹槽的左端贯穿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成像装置主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端与设置的固定块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通过设置的弹簧与成像装置主体左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绳带的外部与设置的凹槽内部相适配,所述卡槽的内部与设置的卡块外部相适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未经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393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粉机用直接驱动电动机
- 下一篇:基于潮汐式灌溉原理的芽苗菜立体栽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