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30828.3 | 申请日: | 202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5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奕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2C4/08;B02C4/28;B02C4/32;B01F33/83;B01F35/12;B01F35/31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毛洪芬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物 修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 装置 | ||
一种利用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表面设有桌面,所述支架两个侧面设有侧面横梁,还包括:入料槽,所述入料槽固接于所述桌面的上表面,所述入料槽转动连接有碾压机构,所述碾压机构包括第一锟轮和第二锟轮,所述第一锟轮和第二锟轮表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第一锟轮和第二锟轮间距能够调节,所述第一锟轮和第二锟轮转动方向相反;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固接于所述桌面的下表面,所述搅拌罐内设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轴、搅拌桨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边缘与所述搅拌罐内壁贴合,所述搅拌叶片相对所述搅拌罐转动。本修复装置能够避免设备闷车后损坏,能够使得土壤充分混合且不粘连搅拌罐内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作为一个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有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各种污水、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不当处置,有害物质的事故性排放及各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长期积累等。土壤污染对地下水、地表水造成次污染,通过饮用水或土壤—植物系统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危及人类健康。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主需采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法,即通过向土壤中加入生物炭等外源添加物,调节和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产生沉淀吸附、离子交换、腐殖化和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从而降低重金属毒性。然而,现有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设有的粉碎结构一般只是针对土壤,其破碎力相对较小,当遇到无法粉碎的石渣时会导致电动机闷车停转或皮带打滑,从而造成设备的损坏,且搅拌结构不能将土壤和生物炭充分的搅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装置,能够放行无法粉碎的石渣防止闷车,还能够将土壤和生物炭充分的混合避免土壤粘连搅拌罐的内壁。
一种利用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表面设有桌面,所述支架两个侧面设有侧面横梁;还包括:入料槽,所述入料槽固接于所述桌面的上表面,所述入料槽转动连接有碾压机构,所述碾压机构包括第一锟轮和第二锟轮,所述第一锟轮和第二锟轮表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第一锟轮和第二锟轮间距能够调节,所述第一锟轮和第二锟轮转动方向相反;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固接于所述桌面的下表面,所述搅拌罐内设有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搅拌轴、搅拌桨和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边缘与所述搅拌罐内壁贴合,所述搅拌叶片相对所述搅拌罐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槽前后两对立面均设有横向通槽,所述通槽纵向贯穿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与所述通槽相应,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所述通槽内转动或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固接于所述第一锟轮,所述第一转轴带动所述第一锟轮转动,所述第二转轴固接于所述第二锟轮,所述第二转轴带动所述第二锟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弹性机构,所述第一弹性机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入料槽,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第二弹性机构,所述第二弹性机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入料槽,所述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用于推动所述第一锟轮和第二锟轮相贴合,所述第一弹性机构和第二弹性机构设于所述入料槽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末端固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皮带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转轴固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皮带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设于所述入料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动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未经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30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开启药瓶的塑料瓶盖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标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