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田面源污染地下淋溶自动智能监测站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27022.9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00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马俊清;张巍;何鹏飞;王慧;张磊;吕佳瑾;吕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生态环境大数据有限公司;内蒙古环保投资在线监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内蒙古欣洋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10 | 代理人: | 陈冬梅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污染 地下 自动 智能 监测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面源污染地下淋溶自动智能监测站,包括采样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采样组件包括监测站主体,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板、固定板、滑槽、滑块、连接座、抽水管、电动缸、连接板、连接杆、安装座、水泵和软管;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邻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监测站主体的内部底壁分别安装有总磷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监测站主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工控机,便于将总磷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所得数据汇总到工控机,由工控机借助互联网传输到云平台,完成数据自动采集的全流程,数据真实可靠,不需要人工参与,不受人工因素影响,提升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田面源污染地下淋溶自动智能监测站。
背景技术:
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包括农田地下淋溶、微环境气象、土壤温度、水分和盐分参数同步监测,农田地下淋溶指借助降雨、灌水或冰雪融水将农田土壤表面或土体中的氮、磷等水污染物向地下水淋洗的过程,需要使用到监测站对地下淋溶进行监测,传统的监测站在执行监测工作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的监测站多通过人工操控采样装置,无法做到及时自动采样、及时准确分析,且受人工影响因素较大,难以保证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此,提出一种农田面源污染地下淋溶自动智能监测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田面源污染地下淋溶自动智能监测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农田面源污染地下淋溶自动智能监测站,包括采样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采样组件包括监测站主体,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板、固定板、滑槽、滑块、连接座、抽水管、电动缸、连接板、连接杆、安装座、水泵和软管;
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相邻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焊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的相邻一侧之间安装有抽水管,便于滑块移动带动连接座移动,从而带动抽水管移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活塞杆一端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连接座的相邻一侧之间焊接有连接杆,便于电动缸的活塞杆一端移动,带动连接板和连接杆上下移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监测站主体的一侧焊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一端与抽水管的顶端连接有软管,便于借助水泵抽取地下溶淋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采样组件还包括门体、把手、锁扣、总磷分析仪、总氮分析仪、工控机、连接管、第一水管、第一电磁阀、第二水管和第二电磁阀;
所述监测站主体的前表面一侧铰接有门体,所述门体的前表面一侧焊接有把手,所述监测站主体的一侧中部安装有锁扣的固定部,所述门体的一侧中部安装有锁扣的活动部,便于锁定和打开门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监测站主体的内部底壁分别安装有总磷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便于借助总磷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分析地下溶淋水样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监测站主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工控机,所述工控机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总磷分析仪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工控机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总氮分析仪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工控机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动缸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工控机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水泵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便于将总磷分析仪和总氮分析仪所得数据汇总到工控机,由工控机借助互联网传输到云平台,完成数据自动采集的全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生态环境大数据有限公司;内蒙古环保投资在线监控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生态环境大数据有限公司;内蒙古环保投资在线监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27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