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造大槽深多槽大V式旋压皮带轮用旋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326507.6 | 申请日: | 2022-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7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贾锋;鄢荣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襄阳旋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 |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冯媛 |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大槽深多槽大 式旋压 皮带轮 用旋轮 | ||
一种制造大槽深多槽大V式旋压皮带轮用旋轮,其成型齿高度Ht比产品槽口宽度Hg大9~13mm。成型齿长度Lt比产品槽深Dg小1~3mm;产品槽深Dg大于25mm。成型齿工作面截面形状由上斜边、下斜边、以及连接上斜边与下斜边的五段圆弧构成;相邻两圆弧所在圆相切。五段圆弧包括两段圆弧一R1、两段圆弧二R2、圆弧三R3;圆弧一R1与其相连的上斜边或下斜边相切;圆弧一R1所在圆的半径小于圆弧二R2所在圆的半径;圆弧二R2所在圆的半径小于圆弧三R3所在圆的半径。上斜边与下斜边的夹角θ比产品槽型上边与下边夹角α大1~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槽深大于25mm的大V式旋压皮带轮使用过程中易断裂的问题,提高大槽深多槽大V式旋压皮带轮的强度,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制旋压皮带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造大槽深多槽大V式旋压皮带轮用旋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农用机械、工程机械中大V式结构的旋压皮带轮应用非常广泛,相对而言这种结构材料消耗少、工序少、模具简单。目前广泛使用的大V式旋压皮带轮的槽深一般低于20mm,随着技术发展,市场对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所需大V式旋压皮带轮的槽深达到25mm以上,现有成型设备和工艺虽然可用于成型槽深达到25mm的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但成型后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却常出现断裂, 使用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大槽深多槽大V式旋压皮带轮用旋轮,有效提高大V式旋压皮带轮的强度,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制造大槽深多槽大V式旋压皮带轮用旋轮,所述旋轮上有N个成型齿;所述N为产品需成型槽数。
所述成型齿高度Ht比产品槽口宽度Hg大9~13mm。
所述成型齿长度Lt比产品槽深Dg小1~3mm;所述产品槽深Dg大于25mm。
各成型齿工作面截面形状相同。
所述成型齿工作面截面形状由上斜边、下斜边、以及连接上斜边与下斜边的五段圆弧构成;相邻两圆弧所在圆相切。
所述五段圆弧包括分别与上斜边、下斜边相连的两段圆弧一R1、分别与两段圆弧一R1相连的两段圆弧二R2、两端分别于两段圆弧二R2相连的圆弧三R3;所述圆弧一R1与其相连的上斜边或下斜边相切;所述圆弧一R1所在圆的半径小于所述圆弧二R2所在圆的半径;所述圆弧二R2所在圆的半径小于所述圆弧三R3所在圆的半径。。
所述上斜边与下斜边的夹角θ比产品槽型上边与下边夹角α大1~5°。
所述圆弧一R1的半径为8-12mm;所述圆弧二R2的半径为14-18mm;所述圆弧三R3的半径为20-24mm。
所述圆弧一R1的半径为9-11mm;所述圆弧二R2的半径为15-17mm;所述圆弧三R3的半径为21-23mm。
所述上斜边与下斜边的夹角θ比产品槽型上边与下边夹角α大1~3°。
所述N为2。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在于,大V式旋压皮带轮在旋压成型过程中,材料存在弯曲变形和塑性变形,而大V式旋压皮带轮的槽底部位是成型过程中受力最大部位,其塑性变形亦是最大部位,槽底厚度必然小于板料厚度。本发明人研究发现,目前广泛使用的大V式旋压皮带轮的槽深一般低于20mm,槽深浅在旋压成型过程中塑性变形量小,槽深25mm的大V式旋压皮带轮其塑性变形量远远大于槽深低于20mm的大V式旋压皮带轮的塑性变形量。目前相关技术制造的大槽深多槽大V式旋压皮带轮槽底厚度仅有板料厚度的50%,槽底部位厚度不足是大槽深多槽大V式旋压皮带轮断裂的根本原因。从疲劳耐久验证和长期使用情况分析,槽底厚度在经过塑性变形后至少需要达到原板料厚度的70%,在使用过程中才不会出现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襄阳旋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襄阳旋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26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吸果冻消烘吹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