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电工程施工用预埋管线穿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19924.8 | 申请日: | 202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2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生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H02G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锐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25 | 代理人: | 孙晓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工程施工 用预埋 管线 穿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工程施工用预埋管线穿线装置,包括卡接在连接板内壁可拆卸的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板上表面可拆卸的支板和插接在支板侧面顶部可转动的转动柱,支板侧面的底部插接有可转动的横柱,横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卡紧线束的圆筒。该机电工程施工用预埋管线穿线装置,通过横柱、圆筒、第一卡紧板、穿线球、马达和过线板的设置,穿线人员将需要进行穿进管道内部的线束穿过第一卡紧板和过线板的内部,线束的一端穿过圆筒的表面,圆筒可以将线束的表面进行夹紧,线束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穿线球的表面,将穿线球放入管道内部,施工人员打开马达,在马达的正转和反转下将线束进行前进和后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工程施工用预埋管线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管的预埋工作在机电工程施工中占非常大的比重,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需要将电线管预先浇筑在结构体内,而对于预制墙体内的电线管及线盒,也是随结构体在工厂内一次性浇筑成型的,建筑主体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会将电线穿入预埋管线内,从而进行电线的布设,目前预埋管线常用的穿线方法一般为:首先将穿线钢丝穿进预埋的管道,在穿线钢丝露头处将要穿的电线固定在穿线钢丝上,然后拉拽穿线钢丝,从而将线缆穿进预埋管道,然而当预埋管线转弯处较多或者弯折角度较大时,穿线钢丝就难以前进,此时通常只能穿线困难处砸破墙体,增加接线盒才能继续进行电线的布设工作,不仅给施工带来了较大的不便,还会浪费大量的施工成本和时间,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进行穿线的穿线用具。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1981367U中公开的一种机电工程施工用预埋管线穿线装置,属于机电工程施工领域,一种机电工程施工用预埋管线穿线装置,包括加压管,加压管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密封接头,加压管内设有拉绳,且拉绳下端贯穿密封接头且延伸至密封接头下侧,拉绳下端固定连接有球形气囊,球形气囊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其相连通的气嘴,加压管上端开凿有与其相连通的进线口,且拉绳上端贯穿进线口并延伸至加压管上侧,拉绳上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支座,接线支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接线环,可以实现便于施工人员对转弯处较多或弯折角度较大的预埋管线进行穿线工作,且穿线过程简单快捷,可以有效避免施工成本和时间的浪费。
但是该机电工程施工用预埋管线穿线装置在使用中不便于对多个线束进行穿线施工,不便于控制穿线的速度,管道弯折角度过大时气体可能会堵塞影响穿线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电工程施工用预埋管线穿线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机电工程施工用预埋管线穿线装置,包括卡接在连接板内壁可拆卸的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板上表面可拆卸的支板和插接在支板侧面顶部可转动的转动柱,所述支板侧面的底部插接有可转动的横柱,所述横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卡紧线束的圆筒,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可拆卸的竖板,所述竖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插接有用于卡紧线束的第一卡紧板,所述第一卡紧板的表面抵紧连接有用于带动线束进行移动的穿线球,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搭接有齿条,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所述竖板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可转动的过线板。
可选的,所述竖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竖板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另一个所述螺纹柱的一端插接有用于卡紧线束的第二卡紧板。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下表面靠近所述放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所述穿线球的内壁卡接有可转动的滚珠。
可选的,所述过线板的表面开设有用于过线的过线孔,所述过线板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卡紧螺栓,所述卡紧螺栓贯穿铰链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过线板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生,未经刘海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19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挡土墙
- 下一篇:一种环境保护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