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开采作业面臭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12579.5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25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郭祥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56 | 分类号: | B01D46/56;B01D46/88;B01D53/04;B08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1001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开采 作业 臭气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开采作业面臭气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和可伸缩臭气捕捉罩,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右端处固定连接有集气箱,所述圆形开口中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底板顶部安装有抽风机,所述安装板顶部安装有若干个模块过滤箱,装置中设置有连接机构,通过集气箱、第一伸缩管、可伸缩臭气捕捉罩、移动座、风向传感器、连接机构、螺纹筒、导气管、抽风机、第二伸缩管、气流均布腔体和模块过滤箱之间的相互配合,引导可伸缩臭气捕捉罩靠近第一伸缩管的一侧位于上风向,使得可伸缩臭气捕捉罩另一侧靠近开采区域的空间区域形成负压区,防止臭气扩散,并被收集过滤,对臭气进行净化,进而保护了环境,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量垃圾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开采作业面臭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存量垃圾即非正规填埋堆放的垃圾或虽然以卫生填埋方式填埋,但填埋堆体已出现不同程度环境问题,需要治理的垃圾,存量垃圾治理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存量垃圾开采异地处置是存量垃圾治理的主要方法,由于存量垃圾在开采过程中会有臭气溢出,不能对存量垃圾开采产生的抽气进行有效的处理,会对附近的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对存量垃圾开采时产生的臭气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开采作业面臭气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开采作业面臭气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和可伸缩臭气捕捉罩,所述可伸缩臭气捕捉罩位于底板的右侧,所述可伸缩臭气捕捉罩底端安装有移动座,所述可伸缩臭气捕捉罩顶端安装有风向传感器,所述可伸缩臭气捕捉罩靠近底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伸缩管,所述第一伸缩管靠近左端处安装有螺纹筒,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右端处固定连接有集气箱,所述集气箱靠近可伸缩臭气捕捉罩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中设置有连接机构;
所述底板顶部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前端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右端贯穿集气箱内腔左侧壁,所述底板左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安装有若干个模块过滤箱,位于右侧的所述模块过滤箱靠近抽风机的一侧安装有气流均布腔体,所述气流均布腔体和抽风机之间共同安装有第二伸缩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功能管,所述功能管右端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位于集气箱的外部,所述功能管内腔中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底端固定连接在功能管内腔底部,所述连接杆左端固定连接有堵块,所述功能管内腔中活动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固定连接在连接杆右端,所述短杆的长度大于第一伸缩管的外径,所述限位块和短杆之间共同贴合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管左端插接在位于前侧下方的功能管内腔中,所述螺纹筒与对应的螺纹套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堵块靠近功能管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直径大于功能管的外径。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模块过滤箱之间为可拆卸设置,所述气流均布腔体和模块过滤箱内部均设置耐腐蚀气流均布隔板,所述模块过滤箱内部耐腐蚀气流均布隔板隔出来的空间内填满过滤吸附材料。
进一步的,位于最左侧的所述模块过滤箱顶端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底端贯穿模块过滤箱的内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箱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集气箱和顶板之间共同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若干个堵块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开采作业面臭气处理装置,装置中设置有连接机构,通过集气箱、第一伸缩管、可伸缩臭气捕捉罩、移动座、风向传感器、连接机构、螺纹筒、导气管、抽风机、第二伸缩管、气流均布腔体和模块过滤箱之间的相互配合,引导可伸缩臭气捕捉罩靠近第一伸缩管的一侧位于上风向,使得可伸缩臭气捕捉罩另一侧靠近开采区域的空间区域形成负压区,防止臭气扩散,并被收集过滤,对臭气进行净化,进而保护了环境,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12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燕麦栽培用种子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安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