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用输液端与动静脉端过渡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11275.7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91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剑萍;郑海英;赵珊珊;魏春英;朱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1/14;A61M39/10 |
代理公司: | 池州市卓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1 | 代理人: | 徐雪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透析 输液 静脉 过渡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用输液端与动静脉端过渡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析器端接头、连接管、过渡连接球体、输液器端接头、弹性膜气囊垫、固定粘贴;该转接头两端针对透析器前端和输液器设计有匹配的接头,使其可以完整匹配,另外为了减小与血液透析器之间的间隙和防止与输液器管路脱管,还设计有弹性膜气囊垫和固定粘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血液透析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输液端与动静脉端过渡转接头。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通过将体内血液引出体外,经由血液透析器,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超滤、吸附和对流原理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需要使用到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器是血液和透析液进行溶质交换的管道和容器,是血液透析的关键部分,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后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半透膜,只允许小于膜孔径的分子通过,膜材料为改良的纤维素膜和合成膜两种;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如果出现透析器破膜或者部分凝血,就需要立即对透析器进行更换,但是之前的透析管路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在新的透析器使用之前,需要先对其进行排气操作,需要用到透析管路上搭配的输液器来对新的透析器进行排气,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输液器乳头端与透析器的动静脉端并不是十分吻合,二者对接后存在间隙,存在暴露无菌区域,造成透析器污染,使透析过程存在血液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血液透析用输液端与动静脉端过渡转接头,该转接头两端针对透析器前端和输液器设计有匹配的接头,使其可以完整匹配,另外为了减小与血液透析器之间的间隙和防止与输液器管路脱管,还设计有弹性膜气囊垫和固定粘贴;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血液透析用输液端与动静脉端过渡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析器端接头、连接管、过渡连接球体、输液器端接头、弹性膜气囊垫、固定粘贴;所述连接管左端连接透析器端接头右端,连接管右端连接过渡连接球体左端,过渡连接球体右端连接输液器端接头左端;透析器端接头外壁上连接弹性膜气囊垫;输液器端接头靠近过渡连接球体的一侧外壁上对称连接两块固定粘贴;
优选的,所述输液器端接头上连接凸缘,所述固定粘贴是连接在凸缘上;
优选的,所述过渡连接球体内部连接液体过滤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血液透析用输液端与动静脉端过渡转接头,两端接头可以完整匹配血液透析器的前端接头和输液器管路,且通过设计的弹性膜气囊垫,既不影响与血液透析器接头对接,弹性膜气囊垫又能对其间的缝隙进行填充;而与输液器连接的一端设计有固定粘贴,输液器端接头与输液器对接完好后,将固定粘贴粘附住对接处,防止脱管;过渡连接球体内的液体过滤膜可以对预冲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当液体中有气泡时,气泡接触到液体过滤膜后破裂,还可起到消泡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渡连接球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透析器端接头,2-连接管,3-过渡连接球体,301-液体过滤膜,4-输液器端接头,401-凸缘,5-弹性膜气囊垫,6-固定粘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11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用耐高温屏蔽电缆
- 下一篇:刮泥机刮泥板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