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菌种培养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09543.1 | 申请日: | 202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60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美恩 |
主分类号: | A01G18/68 | 分类号: | A01G18/68;A01G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何尤玉;郭仁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种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菌种培养瓶,其包含瓶盖及瓶体;瓶盖包含盖体、环壁及卡掣凸部,环壁直立地设于盖体,且环壁远离盖体的一端形成开口,卡掣凸部设于环壁的内周面;瓶体包含瓶口部、瓶底、密封缘及供卡掣凸部卡掣的卡掣缘,密封缘及卡掣缘皆环设瓶口部的外周面,密封缘相较卡掣缘接近瓶底;当瓶盖的卡掣凸部与瓶体的卡掣缘相卡掣,使瓶盖与瓶体结合时,瓶体的密封缘遮挡瓶盖的环壁的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缘遮挡环壁的开口,解决卡掣缘可能因磨损而与瓶盖间出现缺口,使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瓶体的内部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性较佳的菌种培养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种的运输及存放,尤指一种菌种培养瓶。
背景技术
菌种培养瓶,或称菌种瓶,用于盛装菇类的菌种,将菌种及栽培菌种用的培养基置入菌种培养瓶后,能通过菌种培养瓶来进行运送、储存;如图5所示的一种现有菌种培养瓶,其包含一瓶体91及一瓶盖92,该瓶体91包含位于该瓶体91的顶部的一瓶口911,以及环设于该瓶体91的外表面的一卡掣缘912,该卡掣缘912靠近该瓶口911设置;该瓶盖92包含一盖体、多个卡掣凸部921及一不织布922,该盖体设有一环壁,各该卡掣凸部921设于该环壁的内周面,该盖体另贯设有一开孔,该不织布922结合于该盖体且遮挡该开孔,能对流入该瓶体91的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如图6所示,通过各该卡掣凸部921抵靠于该卡掣缘912的下缘,该多个卡掣凸部921能与该卡掣缘912相卡掣,使该瓶盖92封盖该瓶口911,不会因随意摇晃而脱落。
然而,上述的现有菌种培养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多次将该瓶盖92自该瓶体91拆起或装回,该卡掣缘912可能因为不断与该卡掣凸部921摩擦而产生磨损,导致该瓶盖92封盖该瓶口911时,该瓶盖92与该卡掣缘912间出现明显缺口,使未经过该不织布922过滤的空气自该瓶盖92与该卡掣缘912间的缺口进入该瓶体91的内部,可能对该瓶体91的内部盛装的菌种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现有菌种培养瓶的结构尚有加以改良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先前技术中,现有菌种培养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瓶体与瓶盖间出现缺口,密封性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稳定保持密封性的现有菌种培养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提出的菌种培养瓶,其包含:
一瓶盖,其包含一盖体、一环壁及多个卡掣凸部;该环壁直立地设于该盖体,且该环壁远离该盖体的一端形成一开口;各该卡掣凸部设于该环壁的内周面;以及
一瓶体,其包含位于该瓶体的顶部的一瓶口部、位于该瓶体的底部的一瓶底、供所述卡掣凸部卡掣的一卡掣缘,以及一密封缘;该密封缘及该卡掣缘皆环设于该瓶口部的外周面,该密封缘较该卡掣缘接近该瓶底;所述卡掣凸部与该卡掣缘相卡掣时,该密封缘遮挡该环壁的开口。
前述的菌种培养瓶,其中所述的多个卡掣凸部呈等角度分布地设于该环壁的内周面。
前述的菌种培养瓶,其中所述的瓶体的瓶底包含一内凹槽、一环面及多个通风凹部;该内凹槽位于该瓶底的中间部位;该环面连接该内凹槽,且环绕该内凹槽的槽口;各该通风凹部凹设于该环面。
前述的菌种培养瓶,其中所述的多个通风凹部呈等角度分布地凹设于该环面。
前述的菌种培养瓶,其中所述的瓶盖包含一开孔、一组固定肋及一不织布;该开孔设于该盖体的中间部位;该组固定肋包含多条固定肋,该多条固定肋呈交错排列且连接该开孔的孔壁;该不织布设于该盖体且覆盖该组固定肋。
前述的菌种培养瓶,其中所述的瓶盖包含多个止滑凸块,各该止滑凸块设于该盖体,且与该环壁朝相反方向延伸。
前述的菌种培养瓶,其中所述的多个止滑凸块呈等角度分布地设于该盖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美恩,未经刘美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09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辊压机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昏暗环境工业相机缺陷检测的补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