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校准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305844.7 | 申请日: | 202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60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夏信群;付勤民;赵振波;叶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汪利胜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校准 过氧化氢 浓度 传感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校准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真空环境下对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校准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真空容器、温控器、用于存储过氧化氢溶液的储液罐,真空容器内安装储液盘、若干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真空容器连接热风管、抽真空管,储液盘连接排液管,储液罐和储液盘之间连通通液管,温控器对真空容器内部和储液盘进行加热,热风管、抽真空管、排液管、通液管上均安装有通流阀。这种过氧化氢用浓度传感器校准结构能校准在真空环境下使用的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保证了校准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校准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校准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化过氧化氢灭菌方式由于其无害性,且具有高效的灭菌效果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卫生、生物制药等行业。在真空状态下,汽化过氧化氢能保持较高的浓度而不冷凝,因此具有更佳的灭菌效果。真空状态下的汽化过氧化氢灭菌过程中,监测过氧化氢的浓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一般采用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来监测真空状态下的过氧化氢浓度。为了保证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的精准度,需要对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校准,现在的校准方式不能模拟真空环境对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进行校准,影响了校准的精准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校准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的装置,它能校准在真空环境下使用的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保证了校准的精准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校准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的装置,包括真空容器、温控器、用于存储过氧化氢溶液的储液罐,真空容器内安装储液盘、若干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真空容器连接热风管、抽真空管,储液盘连接排液管,储液罐和储液盘之间连通通液管,温控器对真空容器内部和储液盘进行加热,热风管、抽真空管、排液管、通液管上均安装有通流阀。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在真空状态下,调节水浴温度对真空容器及储液盘进行保温,在恒定温度下使得储液盘中一定浓度过氧化氢溶液挥发,在真空容器中形成饱和过氧化氢气体,在这一恒定温度下,一定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与气体共存状态下,其饱和过氧化氢气体浓度为一定值,此时过氧化氢浓度测量装置测量浓度值设定为该定值,完成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的校准。
校准操作包括预热阶段、加热阶段、加样阶段、抽真空阶段、排残阶段。
预热阶段,打开热风管和排液管上的通流阀,热风管向真空容器内通入50摄氏度的热风对氧化氢浓度传感器吹扫预热5分钟,结束后关闭通流阀。
加热阶段,设定温控器的加热温度,对真空容器内部和储液盘进行加热,真空容器的加热温度设定比储液盘加热温度高1摄氏度。
加样阶段,事先在储液罐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并稳定后,打开通液管上的通流阀,储液罐内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储液盘中,并关闭通流阀。
抽真空阶段,打开抽真空管上的通流阀,对真空容器进行缓慢抽真空,待真空数值稳定时,判定此时真空容器内,在该设定温度下,形成饱和过氧化氢气体,使用此饱和过氧化氢气体浓度值校准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并记录数据。
排残阶段,校准完毕后,将真空容器内的过氧化氢溶液排出,并对真空容器进行加热保温,持续抽真空,将真空容器内的过氧化氢溶液排净。
这种过氧化氢用浓度传感器校准结构能校准在真空环境下使用的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保证了校准的精准度;而且一次可校准若干个过氧化氢浓度传感器,工作效率高。
作为优选,储液罐包括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加热腔串联在储液盘加热流道和温控器之间加热管的管路上,过氧化氢溶液存储在内层罐体中。双层罐体设置,便于对储液罐内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305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变频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软管的旋转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