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蛤类包装用的转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93935.3 | 申请日: | 2022-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4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市正润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5/00 | 分类号: | B65B25/00;B65B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李祥旗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转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蛤类包装用的转运结构,涉及转运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内部装配有传送带,传送带的外表面装配有环形板,支撑架的一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组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盒,支撑架远离连接盒的一端装配有承接板。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在连接盒的内底部开设三组出料口,三组出料口口径大小不同,进而在隔板的推动作用下,使得连接盒内部的蛤类可在与其尺寸相对应的出料口移出,减少人工进行逐个筛分的不便,且该装置安装在传送装置的上端,便于直接对分类后的蛤类进行转运操作,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蛤类包装用的转运结构。
背景技术
蛤类包括蛤蜊,蛤蜊是生活在海底的一种生物,且蛤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肉鲜嫩味美,营养丰富,蛤蜊在食用时需要将其外部的贝壳打开,然后食用其内部的蛤蜊肉。
由于蛤蜊生长环境的不同,使得蛤蜊的大小存在差异,目前在蛤蜊的加工过程中,工厂都是先对蛤蜊进行清理等操作,然后通过人工进行逐个筛分,以将不同大小的蛤蜊进行分类,然后将筛分后蛤蜊放置在不传送装置的表面,以实现分类转运的操作,使得进一步便于后期对其进行包装,但人工进行逐个筛分操作较为繁琐,另外在转运过程中还需要对分类后的蛤蜊进行二次搬动,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不利于提高分类转运的效率,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一种蛤类包装用的转运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蛤类包装用的转运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蛤类包装用的转运结构,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装配有传送带,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装配有控制器,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装配有环形板,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盒,所述支撑架远离连接盒的一端装配有承接板;
分类机构,所述分类机构包括转动杆、连接筒、隔板和把手,所述连接盒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所述连接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连接盒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多组出料口之间不重合。
优选的,多组所述隔板转动连接在连接盒的内部,所述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的口径大小不等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以转动杆为轴心在连接盒的内部进行逆时针方向的逐个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环形板与支撑架内侧壁之间的空间正相对,两组所述环形板之间的空间与第二出料口正相对,另一组所述环形板与支撑架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间与第三出料口正相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蛤类包装用的转运结构,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蛤类包装用的转运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在连接盒的内底部开设三组出料口,三组出料口口径大小不同,进而在隔板的推动作用下,使得连接盒内部的蛤类可在与其尺寸相对应的出料口移出,减少人工进行逐个筛分的不便,且该装置安装在传送装置的上端,便于直接对分类后的蛤类进行转运操作,操作简便。
2、该蛤类包装用的转运结构在使用时,传送带外表面套接的两组环形板将传送带表面分为三组空间,且从最靠近控制器的一组空间起,其依次与连接盒下表面开设的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相对应,使得在对蛤类进行转运过程中不会造成分类好的蛤类出现混合的情况,便于后期进行分类包装,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市正润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丹东市正润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93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