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口支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290974.8 | 申请日: | 2022-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10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娟;张伟英;李丹;马丽莉;陈伊宁;蔡敏;刘燕;吕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445 | 分类号: | A61F5/4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陆盛菊 |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造口支撑器。它包括支撑管、高度测量管、连接弯头和连接软管,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侧面呈“L”形,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下口通过螺纹与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上口与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弯头与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支撑管和高度测量管分别为透明硬管,所述支撑管和高度测量管上分别设有刻度,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下部弯折处外侧和所述连接弯头的弯折部外侧分别形成造口支撑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肠造口支撑工具,特别是公开一种造口支撑器。
背景技术
肠造口种类包括单腔造口、双腔造口及袢式造口,临床中行袢式造口术时为了预防造口回缩,大多需要在肠袢下方放置支撑棒来支撑固定,更换造口时带来很多不便,支撑棒在术后7-14天需要去掉。目前临床上有使用注射器等充当支撑棒,这种小管容易脱落,且注射器又较为坚硬,容易划伤肠粘膜的同时给患者带来疼痛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更换,测量造口、方便拆卸、安全不易脱落的造口支撑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造口支撑器,包括支撑管、高度测量管、连接弯头和连接软管,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侧面呈“L”形,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下口通过螺纹与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相连,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上口与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相连,所述连接软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弯头与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支撑管和高度测量管分别为透明硬管,所述支撑管和高度测量管上分别设有刻度,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下部弯折处外侧和所述连接弯头的弯折部外侧分别形成造口支撑端。
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上部设有能沿所述高度测量管内壁上下滑动的伸缩内管,所述伸缩内管的上端与所述连接软管相连,所述伸缩内管上设有刻度。
所述伸缩内管的下部通过滑动摩擦面或螺纹或滑槽滑块,与所述高度测量管的内壁上下活动相连。
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套设有透明软管。
所述支撑管、高度测量管分别为塑料管、有机玻璃管或玻璃管。
所述支撑管的直径为1cm、2cm或3cm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连接弯头与所述支撑管通过螺纹相连或插接相连,所述连接弯头与所述连接软管之间固定连接或可插拔连接。
所述造口支撑端为圆钝型。
所述造口支撑端上设有弧形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支撑管作为主支撑棒,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下部弯折处外侧和所述连接弯头的弯折部外侧分别形成造口支撑端,对造口进行支撑;通过所述高度测量管可测量造口高度,通过所述支撑管的刻度可测量造口大小。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套设有透明软管,透明软管可以保护造口。所述括支撑管、高度测量管、连接弯头和连接软管首位相连,形成环形,防止本实用新型从造口上脱落。所述高度测量管的下口通过螺纹与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相连,形成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和组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管;2、高度测量管;3、连接弯头;4、连接软管;5、下口;6、上口;7、刻度;8、连接管口;9、防脱凸起;10、透明软管;11、弧形凹口;12、伸缩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90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管道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液器插头用的固定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