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织圆机的出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289183.3 | 申请日: | 2022-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72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白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美特(厦门)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5/88 | 分类号: | D04B15/8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黄巧香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圆机的出幅装置,包括:主箱体,包括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驱动结构;两个下移动件,啮合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底部;上移动结构,包括一组第一侧移件与一组第二侧移件,所述第一侧移件与所述第二侧移件均与第二驱动结构啮合;两个撑布组件,与所述第一侧移件、第二侧移件连接,且底部通过两组摆动件分别与不同的下移动件连接,通过在撑布组件的上端与下端设置上移动结构与下移动件,能够通过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驱动结构从外部远程控制撑布组件的撑开角度,无需人工动作,且撑开的角度可根据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驱动结构的输出功率精准计算执行,相比于人工调节来说,精度更高的同时智能化程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圆机的出幅装置,特别是一种针织圆机的出幅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企业里称作进纱路数或成圈路数,简称路数)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
但是在现有的针织圆机中,其对撑布架的调节,要么是采取不调节直接固定的方式,要么都是采用人工调节的方式,调节精度低,且均需对布料进行人工干预,对成品布料的质量容易造成影响,不利于连续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织圆机的出幅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针织圆机的出幅装置,包括:
主箱体,包括第一驱动结构与第二驱动结构;
两个下移动件,啮合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底部;
上移动结构,包括一组第一侧移件与一组第二侧移件,所述第一侧移件与所述第二侧移件均与第二驱动结构啮合;
两个撑布组件,与所述第一侧移件、第二侧移件连接,且底部通过两组摆动件分别与不同的下移动件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下移动件、第一侧移件、第二侧移件均为两根内侧带齿条且相对设置的杆状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两个所述下移动件连接的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减速器之间通过涡轮蜗杆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以及分别与一组第一侧移件与一组第二侧移件连接的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减速器之间通过涡轮蜗杆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侧移件、第二侧移件位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且所述第二减速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移件、第二侧移件高度之和。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撑布组件包括直杆,铰接在所述直杆两端的枝杆,活动嵌套在所述枝杆内且至少部分凸出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摆动件与下移动件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侧移件、第二侧移件靠近所述直杆的一端均连接有一夹片,所述直杆靠近所述第一侧移件、第二侧移件的一端设置有一扣座,所述夹片卡入扣座后通过一销轴固定。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摆动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下移动件上的连接臂,通过一销钉与连接臂另一端铰接在一起的连接片,至少一组所述连接臂之间通过销钉还固定有弧形安装杆,至少一组所述连接臂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座。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侧移件上均连接有限位块。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下移动件的顶部、第一侧移件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美特(厦门)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康美特(厦门)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89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摔保护的遥感设备
 - 下一篇:料盘转位模块及收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