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87368.0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3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平;梅健;林承俊;鲍财良;潘良金;韩东浩;俞思翔;沈舒舒;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德清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6 | 分类号: | C02F1/76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宋飞燕 |
地址: | 313299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源原水 预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其包括储罐、设置于所述储罐上的进氯管道和出氯管道,所述储罐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出氯管道包括加氯管、工业水进水管、排气管、输药管、以及合流阀,所述加氯管的进口端穿至所述储罐的内部,且所述加氯管的输氯路径上设置有计量泵,所述排气管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工业水进水管的输水路径上,所述合流阀连通于所述加氯管的出口、工业水进水管的出口和输药管的进口。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工业水进水管进行出氯管道的冲洗和原液浓度的调节,并设置排气阀和排气管减少出氯管道内气体的产生,不仅能避免出氯管道内堵塞的情况,还能减缓管道内外锈蚀而产生的渗漏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据中心在使用过程中,其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吸收这部分热量,需要大量的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申请人原先采用2组150m³/h钢制高密度沉淀池进行原水预处理,并配置了混凝剂和助凝剂的自动投药系统各1套、全自动加氯系统1套。在处理过程中,投加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次氯酸钠为杀菌灭藻剂,分别用于原水澄清、沉淀以及杀菌灭藻处理,其预处理后的工业用水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水。
在灭菌灭藻过程中,投加的次氯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并产生大量次氯酸,而后次氯酸分解生成新生态氧,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但是,在夏季炎热天气的影响下,次氯酸钠在储存过程中会受光照、受热的影响,在储罐中发生分解,分解产生的气体与溶剂混合在一起进入全自动加氯系统。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强氧化性的次氯酸钠及其分解产生的气体的作用下,全自动加氯系统的出氯管道的金属组分会被氧化腐蚀,不仅会导致锈蚀物质堵塞出氯管道,还会导致出氯管道渗漏、甚至破裂,进而造成出氯管道外部的腐蚀。另外,次氯酸钠溶液在投加过程中,在管道中与原水产生的NaOH、NaCI和Na2CO3等杂质以及CaCO3和MgCO3等的沉淀,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后也会堵塞管道,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其具有避免出氯管道堵塞、渗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包括储罐、设置于所述储罐上的进氯管道和出氯管道,所述储罐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出氯管道包括加氯管、工业水进水管、排气管、输药管、以及合流阀,所述加氯管的进口端穿至所述储罐的内部,且所述加氯管的输氯路径上设置有计量泵,所述排气管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工业水进水管的输水路径上,所述合流阀连通于所述加氯管的出口、工业水进水管的出口和输药管的进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氯系统的投加方式主要是由计量泵完成,其通过不断地吸、排液的周期性过程来实现10%次氯酸钠原液在加氯管内的输送;同时,经过钢制高密度沉淀池等处理后的工业用水作为输药的动力源进入工业水进水管,在此过程中,可以按照药液配置的比例调整合适的流速及工业水用量,并可通过计量泵调整原液用量,使工业水与原液混合而达到水解、搅拌、输送的目的,不仅可以避免原液过量的情况,进而避免处理后的原水电导率过高,而且不间断流动的工业水其特有的物理冲击性,使得出氯管道再也不会被次氯酸钠溶液后的氯化钠等物质堆积堵塞;另外,在计量泵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有排气阀和排气管,能大大减小出氯管道内气体的产生,以避免因气体造成管道内压力升高而导致出氯管道渗漏的情况;在此过程中,通过设置工业水进水管进行出氯管道的冲洗和原液浓度的调节,并设置排气阀和排气管减少出氯管道内气体的产生,不仅能避免出氯管道内堵塞的情况,还能减缓管道内外锈蚀而产生的渗漏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计量泵设置为电磁驱动式隔膜计量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德清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德清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873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荷电发生模块及凝并荷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影盒及处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