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75199.9 | 申请日: | 2022-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6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栋;马天亮;安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栋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结构设计 楼面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包括楼面梁加固结构总成,楼面梁加固结构总成包括有楼面梁包架、楼面梁阴角机构和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包括有四组的固定螺栓,同时楼面梁包架和楼面梁阴角机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与此同时楼面梁包架包括有梁底板、第一梁侧板和第二梁侧板,且第一梁侧板、第二梁侧板固定安装在梁底板的顶面两侧,同时楼面梁包架内部开设有楼面梁加固槽,且整体结构专为楼面梁加固设计,且整体在结构上较于传统的钢板包梁加固的结构其的包裹面积更大,在安装方式上改变了传统的钢板包梁加固的繁琐焊接方式,更为简便,安装周期大大缩短了,高效便捷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横向力和剪力为主,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梁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依据梁的具体位置、详细形状、具体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大多数梁的方向,都与建筑物的横断面一致。
且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可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其中楼面梁是指楼层框架梁指的是各楼面的框架梁,同时在对楼面梁进行加固时,依旧是采用传统的钢板包梁的加固手段,无专用于楼面梁的加固结构,而传统的钢板包梁的加固手段在结构上存在包裹面积小的缺陷,在安装方式上需要多次的焊接,繁琐安装周期长。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楼面梁加固结构,包括楼面梁加固结构总成,所述楼面梁加固结构总成包括有楼面梁包架、楼面梁阴角机构和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包括有四组的固定螺栓,同时楼面梁包架和楼面梁阴角机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与此同时楼面梁包架包括有梁底板、第一梁侧板和第二梁侧板,且第一梁侧板、第二梁侧板固定安装在梁底板的顶面两侧,同时楼面梁包架内部开设有楼面梁加固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梁侧板的顶部远离楼面梁加固槽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嵌入块,且第二梁侧板的顶部远离楼面梁加固槽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嵌入块,同时第一梁侧板和第一嵌入块、第二梁侧板和第二嵌入块均一体成型,与此同时第一嵌入块和第二嵌入块的厚度大小相等,且第一嵌入块、第二嵌入块的厚度小于第一梁侧板、第二梁侧板的厚度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梁侧板靠近两端处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在第二梁侧板靠近两端处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三安装通孔、第四安装通孔,且第一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贯穿第一嵌入块的内部,同时第三安装通孔、第四安装通孔贯穿第二嵌入块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楼面梁阴角机构包括有第一阴角架和第二阴角架,且第一阴角架、第二阴角架呈对称式分布,同时第一阴角架和第二阴角架均包括有竖板和横板,与此同时横板靠近两端处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位于第一安装通孔、第三安装通孔的顶部,且第二连接通孔位于第二安装通孔、第四安装通孔的顶部,同时固定螺栓贯穿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第一安装通孔、第三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第四安装通孔的内部,与此同时竖板和第一嵌入块、第二嵌入块的内壁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栋,未经张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75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科手机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的绕卷及打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