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269800.3 | 申请日: | 2022-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4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尹荣惠;原诚寅;梁晨;杨良会;郑广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042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品慧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2 | 代理人: | 杨文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水 装置 燃料电池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排水装置,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尾排硬管与尾排软管,所述尾排软管设置在所述尾排硬管下端并与连接,所述尾排软管内设置有至少两组排水半叶片、弹簧装置及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垂直穿过所述尾排软管中心轴与尾排软管内壁连接,所述排水半叶片的一端设置在转轴上,所述弹簧装置一端与所述尾排软管内壁垂直设置,所述弹簧装置的另一端与一组所述排水半叶片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尾排装置的最低点上设置自动排水装置,使得尾排装置中的冷凝水及时顺利排出,同时达到阻止外部污染物进入到尾排装置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排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具有良好的环保节能的优势,逐渐被推广使用。在燃料电池汽车的尾排气体中主要是水和水蒸气,其尾排装置主要用于排除燃料电池汽车中燃料电池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水蒸气和水。根据乘用车的结构特点,燃料电池一般设置在乘用车的前机舱或者中地板下部,一般的排水装置为软管或钢管与燃料电池尾排口连接至汽车尾部,并沿着车身底部进行固定,无滞留尾排水排放的装置。
而在气温低的情况下,水蒸气具有遇冷凝结成水的物理特点,尾排气体的水蒸气凝结成水后,汇集在尾排管的最低部位,不能排出。如遇到冬季0度以下的天气,甚至会造成尾排管内部结冰、堵塞等问题,再次启动汽车时会产生尾排异响、排气不畅、尾气倒吸等严重后果。
现有的排水装置为了使滞留的尾排水排出,在尾排管最低处留出漏孔,使水及时流出,但是由于车底部环境恶劣,灰尘较大,漏孔会导致灰尘进入尾排管,日积月累造成尾排管堵塞,需要定期疏通尾排管。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排水装置,既能解决燃料电池汽车尾排水滞留、排放不彻底等问题,同时不会造成尾排管堵塞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排出滞留水设置或会导致尾排管堵塞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尾排硬管与尾排软管,所述尾排软管设置在所述尾排硬管下端并与连接,所述尾排软管内设置有至少两组排水半叶片、弹簧装置及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垂直穿过所述尾排软管中心轴与尾排软管内壁连接,所述排水半叶片的一端设置在转轴上,所述弹簧装置一端与所述尾排软管内壁垂直设置,所述弹簧装置的另一端与一组所述排水半叶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半叶片包括两组,分别为第一排水半叶片与第二排水半叶片,所述第一排水半叶片两端固定与所述转轴、所述尾排软管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排水半叶片可旋转与所述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半叶片垂直与所述尾排软管内壁,所述第二排水半叶片的叶片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排水半叶片的叶片,所述第二排水半叶片倾斜设置在所述尾排软管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排水半叶片与所述弹簧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排水半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尾排软管内壁相接触,所述尾排软管内部积水到一定重量时,所述第二排水半叶片压缩弹簧装置,所述第二排水半叶片沿重力方向在所述转轴上转动,所述尾排软管内部积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上述的自动排水装置,所述燃料电池系统设置在车体上,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尾排装置,所述自动排水装置设置在所述尾排装置的最低点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在尾排装置的最低点上设置自动排水装置,使得尾排装置中的冷凝水及时顺利排出,同时达到阻止外部污染物进入到尾排装置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尾排软管结构的半剖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水装置运用在车体上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69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