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状端子的内并联电池及其内串联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66163.4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3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智慧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1 | 分类号: | H01M50/51;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并联 电池 其内 串联 电池组 | ||
1.一种板状端子的内并联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片集流板(1)、至少两个极群(2)和凹型槽体(3);所述的集流板(1)为板状结构,由导体材料制成或由导体材料栅网(1b)与固体成型材料合成,板面设置有若干包括突出筋条、凹状的电接口(1a);所述集流板(1)与凹型槽体(3)共同合成五面中空体的槽格(4),集流板(1)位于槽格(4)内的相对两侧;所述的极群(2)由若干正极板、负极板与隔膜构成;至少两个极群(2)在槽格(4)内通过集电端子(2a)电并联连接集流板(1)的电接口(1a);槽格(4)上部设置上盖板并选择性设置安全阀(4a),槽格(4)内灌注电解质并选择性填充吸附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并联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槽格(4)内相对两侧的集流板(1),包括多块集流板(1)横向电固连的组合结构。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内并联电池的串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的内并联电池的正极集流板(1)和负极集流板(1)以板面电连接方式固连,形成多个电池串联为一体化结构的电池组,两端的集流板(1)作为两个电极;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固定安装在刚性外壳(5)内部或固定安装在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包括相邻电池的两片集流板(1)合而为一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外壳(5)为至少一面可开合的多面中空体,材料的刚度、强度符合承重要求;串联电池组的两个电极电固连设置在刚性外壳(5)外部槽面的电源接口(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外壳(5)与所述串联电池组的槽体一体化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性外壳(5)包括选用强度、刚度和规格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家或地区技术标准的集装箱。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外壳(5)的侧面或/和上部设置有换气窗或/和散热装置;所述的散热装置为导热式,包括吸热板(7a)、散热板(7b)和导热管(7c);吸热板(7a)设置在刚性外壳(5)的内部,散热板(7b)设置在刚性外壳(5)的外部;导热管(7c)穿过刚性外壳(5)专设的孔(5a),两端分别与吸热板(7a)和散热板(7b)热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智慧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智慧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661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风循环隧道烘箱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线缆外接式测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