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库地震监测用数据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62162.2 | 申请日: | 202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96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刚;胡星星;王伟涛;郝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贵州省工程防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8 | 分类号: | G01V1/38;G01V1/18;G01V1/22;B63B35/00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孙玉娣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库 地震 监测 数据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库地震监测用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光伏板,控制组件包含控制柜、四个支杆、蓄电池、数据采集器、模数转换器和检波器,蓄电池和数据采集器与其中两个支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控制柜外壁底部的边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块,控制柜的底部固定嵌设有漂浮板,连接组件上设置有四个第二防护块。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组件、第一防护块和漂浮板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四个支杆的设置,使蓄电池、数据采集器、模数转换器等能被架设起来,降低水对数据采集器的影响,通过漂浮板与第一防护块,使其在水的波动下,使控制柜能漂浮在水库的水面上,提高控制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库地震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库地震监测用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水库地震大都发生在地质构造相对活动区,且均与断陷盆地及近期活动断层有关,水库蓄水是引起岩体中应力集中和能量释放而产生地震的直接原因,水体荷载产生的压应力和剪应力破坏地壳应力平衡,引起断层错动,产生地震。
在现有的水库地震监测过程中,数据采集器一般直接放置于控制柜的内腔,由于一些控制柜安放在地震计墩上,在发生地震时,由于地震计墩的损坏或水库内水的波动,容易造成控制柜的移动,由于现有的数据采集控制柜的内腔没有防护机构,容易造成数据采集器内采集数据的丢失,影响到地震监测的研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库地震监测用数据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库地震监测用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控制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光伏板,所述控制组件包含控制柜、四个支杆、蓄电池、数据采集器、模数转换器和检波器,所述蓄电池和数据采集器与其中两个支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检波器与其中另两个支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柜外壁底部的边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块,所述控制柜的底部固定嵌设有漂浮板,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四个第二防护块。
优选的,四个所述支杆的两端与控制柜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检波器与控制柜的底部固定穿插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含连接盖、多个连接孔、多个固定钉和多个橡胶圈,四个所述第二防护块与连接盖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圈与连接盖的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连接孔等距开设于连接盖的表面。
优选的,多个所述固定钉呈矩形阵列与连接盖的外壁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固定钉与控制柜的顶部螺纹穿插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伏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等距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组件、第一防护块和漂浮板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四个支杆的设置,使蓄电池、数据采集器、模数转换器等能被架设起来,降低水对数据采集器的影响,通过漂浮板与第一防护块,使其在水的波动下,使控制柜能漂浮在水库的水面上,提高控制柜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组件和散热孔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连接盖上的连接孔,便于控制柜内热气的散发,通过连接板上的散热孔,使热气的散热更加便捷,便于控制柜内数据采集器等的稳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贵州省工程防震研究院,未经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贵州省工程防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621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梁柱拼接结构
- 下一篇:浮动机构和充电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