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锅炉水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56781.0 | 申请日: | 202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9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韩洪林;沈国兵;田红刚;郭成;阿不都沙拉木·赛买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诚润金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和润金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金兰植物蛋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1/06 | 分类号: | F22D11/06;C02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张争艳 |
地址: | 84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锅炉 吸收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锅炉水吸收塔,包括捕集罐,所述捕集罐下方安装有进料口,回收的乏水通过进料口进入捕集罐,捕集罐顶部设置有管道连接至软水处理器,通过第二水泵将软水处理器内的冷水打入至捕集罐中,捕集罐底部设置有第一水泵连接有水箱,捕集罐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气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水沿管道进入水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乏汽回收后分离出的乏水进行回收,利用软水处理器补给冷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可送至锅炉房循环利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少了乏水的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乏水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锅炉水吸收塔。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型蒸汽动力设备,往往牵涉到乏汽的回收。回收后的乏汽不仅可作为二次动力源来提供动力,并且,乏汽中的水也可在锅炉进行二次利用,不仅达到了能源节约的目的,并且乏水直接排出而造成环境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锅炉水吸收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锅炉水吸收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锅炉水吸收塔,包括捕集罐,所述捕集罐下方安装有进料口,乏汽回收过程中回收的乏水通过进料口进入捕集罐,因回收的乏水温度过高,在捕集罐顶部设置有管道连接至软水处理器,通过第二水泵将软水处理器内的冷水打入至捕集罐中,捕集罐底部设置有第一水泵,用来将冷却后的乏水进行泵出至水箱,捕集罐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气水分离器,分离后的水沿管道进入水箱,当系统内不需要软水处理器进行补充冷水时,乏水中所带的乏汽沿管道进入气水分离器进行分离,回收至水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至少设置有两个,另一个用来备用,防止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优选的,所述捕集罐中部设置有填料,利于气液两项进行充分传质、传热。
优选的,所述填料采用不锈钢填料,对乏水进行冷却,可显著消除沟流等不稳定现象。
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泵至少设置有两个,另一个用来备用,防止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对乏汽回收后分离出的乏水进行回收,利用软水处理器补给冷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可送至锅炉房循环利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少了乏水的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捕集罐;2、气水分离器;3、水箱;4、第一水泵;5、软水处理器;6、进料口;7、第二水泵;8、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锅炉水吸收塔,包括捕集罐1,所述捕集罐1下方安装有进料口6,乏汽回收过程中回收的乏水通过进料口6进入捕集罐1,因回收的乏水温度过高,在捕集罐1顶部设置有管道连接至软水处理器5,通过第二水泵7将软水处理器5内的冷水打入至捕集罐1中,捕集罐1底部设置有第一水泵4,用来将冷却后的乏水进行泵出至水箱3,捕集罐1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气水分离器2,分离后的水沿管道进入水箱3,当系统内不需要软水处理器4进行补充冷水时,乏水中所带的乏汽沿管道进入气水分离器2进行分离,回收至水箱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泵4设置有两个,另一个用来备用,防止水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诚润金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和润金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金兰植物蛋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诚润金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和润金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金兰植物蛋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56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轴承固定支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阻断冲击波传播的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