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液阀的进油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6062.0 | 申请日: | 202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7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何贤剑;王星星;王军;钟麒;许甫;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孙圣贵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液阀 控制 结构 | ||
1.一种充液阀的进油控制结构,包括具有充液油路(11)的阀体(1),所述阀体(1)内滑动连接有卸荷阀芯(2),且形成分别位于卸荷阀芯(2)左端的压力腔(12)和位于右端的弹簧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油路(11)具有自阀体(1)底部竖直向上延伸的进油流路(111),所述阀体(1)还具有自顶部竖直向下延伸且与进油流路(111)相邻的卸荷流路(14),所述卸荷阀芯(2)依次穿过进油流路(111)和卸荷流路(14)且控制进油流路(111)和卸荷流路(14)的通断,所述弹簧腔(13)内设有弹性抵靠卸荷阀芯(2)使得卸荷阀芯(2)始终具有阻断进油流路(111)和卸荷流路(14)趋势的卸荷弹簧(3),所述卸荷阀芯(2)上开设有连通压力腔(12)和进油流路(111)的节流油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液阀的进油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油路(21)包括自卸荷阀芯(2)左端面沿轴向延伸的通油流路(211)和自卸荷阀芯(2)外壁沿径向延伸至通油流路(211)且用于节流的限油流路(212),所述进油流路(111)的入口为进油口(112),所述限油流路(212)位于卸荷阀芯(2)外壁上的开口与进油口(112)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液阀的进油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油流路(2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压力腔(12)连通的斜孔(22),所述限油流路(212)的内径小于通油流路(211)的内径,且大于斜孔(22)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液阀的进油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有封堵压力腔(12)的螺塞(4),所述卸荷阀芯(2)呈长条杆状,且具有能抵靠螺塞(4)的定位部(23)和分隔压力腔(12)和卸荷流路(14)的导向部(24),所述导向部(24)与定位部(23)相连,所述斜孔(22)供油液流出的孔口位于导向部(24)与定位部(23)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液阀的进油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阀芯(2)还具有位于卸荷流路(14)内的连通部(25)和能阻断进油流路(111)和卸荷流路(14)的分隔部(26),所述分隔部(26)的直径大于连通部(25)的直径且两者相连形成台阶面(27),所述分隔部(26)的外壁具有延伸至台阶面(27)的节流面(28),所述节流面(28)能与阀体(1)之间形成节流孔(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液阀的进油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26)穿设于弹簧腔(13)内且阻断弹簧腔(13)和充液油路(11),所述分隔部(26)上开设有容纳卸荷弹簧(3)的容纳孔(261),所述容纳孔(261)的长度至少占卸荷阀芯(2)总长度的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液阀的进油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3)依次通过导向部(24)、连通部(25)与分隔部(26)相连,所述定位部(23)、导向部(24)、连通部(25)和分隔部(26)均同轴设置,所述限油流路(212)自定位部(23)延伸至分隔部(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60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孔预制箱梁底腹板钢筋模块化组拼胎具
- 下一篇:一种充液阀的过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