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243121.9 | 申请日: | 2022-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7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付耀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枝江市富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C3/26 | 分类号: | B67C3/26;B67C3/24;B67C3/2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 地址: | 44321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溶胶 自动 灌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滑动的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开合机构,出料管底部设有分液机构,分液机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的拖盘,拖盘上设有多个灌装瓶,出料管一侧设有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底部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一侧设有导体,导体与电池连通。开合机构能够自动的开启和闭合,对流水线上的多个灌装瓶进行灌装,分液机构上设有多个分液管,一次能够对对个灌装瓶进行灌装,提升灌装效率。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节省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企业利益。人工调节灌装速率,改变电池的电压,以使电磁铁的磁性变化,调节改变出料管与通孔的连通面积,从而调节速率,适应性强,能够大量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
背景技术
硅溶胶是粒径在1-100纳米范围的纳米二氧化硅在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液,广泛应用于精密铸造、耐火材料、涂料、纺织、精密抛光等领域。目前传统的硅溶胶液体制备方法大多采用人工时间恒流、储存罐定量控制,通过人工手动调节加入原料的数量以及反应的时间,这种方法很难达到控制的精确度,同时生产的硅酸盐原料品质波动大,影响了其应用,现有灌装设备存在以下缺点:灌装器需要人工介入,待灌装的瓶口移动到喷枪底部时,停止流水线上的灌装瓶移动,人工打开喷枪,人工观测喷枪灌装完成后,关闭喷枪,等待下一下灌装瓶移动到喷枪底部。现有的灌装方式具有如下缺点: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灌装效率差,一次只能灌装少量灌装瓶;灌装开始或完成后需要人工关闭喷枪阀门,灌装速率慢;通用性低,不能人工调节灌装速率。导致灌装过程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导致了加工操作人员需求增多。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 208119565 U记载了一种硅溶胶合成灌装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两侧均设有支撑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承载腔,所述承载腔内固定有隔板,且隔板将承载腔由上至下分割成驱动腔和反应腔,所述壳体的上端一侧贯穿设有进料管。提升物料的使用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驱动装置、转轴、移动杆和油缸的结合,使物料之间的反应更充分,提高物料使用率。但是该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灌装效率差,一次只能灌装少量灌装瓶;灌装开始或完成后需要人工关闭喷枪阀门,灌装速率慢;通用性低,不能人工调节灌装速率。导致灌装过程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使用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解决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灌装效率差,一次只能灌装少量灌装瓶;灌装开始或完成后需要人工关闭喷枪阀门,灌装速率慢;通用性低,不能人工调节灌装速率,导致灌装过程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操作人员需求增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溶胶自动灌装器,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滑动的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开合机构,出料管底部设有分液机构,分液机构底部设有多个移动的拖盘,拖盘上设有多个灌装瓶,出料管一侧设有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底部设有电磁铁,电磁铁一侧设有导体,导体与电池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罐体上设有搅拌机构。
优选的方案中,搅拌机构包括转轴,转轴抵靠在进料口上,转轴一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第一电机安装在罐体上,转轴上设有多个搅拌杆。
优选的方案中,出料管为中空的管体,出料管抵靠在出料口上,出料管通过连接杆与往复机构的执行原件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往复机构包括执行原件,执行原件两内侧设有齿条,齿条与不完全齿轮啮合,不完全齿轮一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不完全齿轮连接,第二电机安装在侧板上。
优选的方案中,开合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通孔,壳体内设有抵靠在壳体内壁滑动的铁芯,铁芯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方案中,往复机构底部设有电磁铁,电磁铁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导片,导体顶部设有多个第二导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枝江市富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枝江市富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3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直接测定所用的等速采样系统
- 下一篇:电子膨胀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