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抑制端壁附面层横流的串列式排布翼刀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41054.7 | 申请日: | 2022-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94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姗;孙啸林;李凤鸣;桂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D9/02 | 分类号: | F01D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王妮 |
地址: | 61830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附面层 串列 排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抑制端壁附面层横流的串列式排布翼刀,包括左翼刀和右翼刀,所述左翼刀与所述右翼刀的结构相同,所述右翼刀上设置有若干个散流孔,所述右翼刀的左侧设置有泄流部,所述右翼刀的前侧设置有抑制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串列式的排布方式,将左翼刀和右翼刀分别对称设置在端壁的两侧,从而在叶栅阻挡气流后,气流从下向上游运动时,流体可以通过左翼刀和右翼刀之间的间隙处泄压,避免由于压力差过大而导致产生二次流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翼刀和右翼刀上设置多个散流孔,以及设置泄流部和抑制部在即将形成的二次马蹄涡时,对二次马蹄涡具有一定的泄压和扰流作用,从而避免二次马蹄涡的形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抑制端壁附面层横流的串列式排布翼刀。
背景技术
端壁翼刀是安装在飞机发动机叶栅端壁上的一种翼刀,由此发展的翼刀控制技术是附面层控制技术的一种,用来抑制马蹄涡的压力面分支与通道涡的汇合以及端壁附面层的卷起从而控制二次流的发展,当气流经过扩张的叶栅通道时,产生下游压力大,上游压力小的逆压梯度,当逆压梯度达到一定程度,流体原来的运动不仅会被停止,而且会在逆压梯度的作用下向上游(反方向)运动,从而在靠近叶栅根部附近的端壁角区形成气流分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通过在相邻的叶片之间设置端壁翼刀来抑制马蹄涡的影响。
现有的端壁翼刀多为直列式排布在两个相邻的叶片之间,通过设置多个端壁翼刀来抑制马蹄涡的影响,现有的端壁翼刀多为弧形的板状结构,形状类似于叶片,在阻挡流体时,流体通常直接被端壁翼刀阻挡,由于没有合理的泄压结构,导致端壁翼刀在抑制马蹄涡后,在端壁翼刀的阻挡的一侧又会形成二次马蹄涡,影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端壁附面层横流的串列式排布翼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制端壁附面层横流的串列式排布翼刀,包括左翼刀和右翼刀,所述左翼刀与所述右翼刀的结构相同,所述右翼刀上设置有若干个散流孔,所述右翼刀的左侧设置有泄流部,所述右翼刀的前侧设置有抑制部。
优选的,所述左翼刀与所述右翼刀对称交错设置。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散流孔呈点阵式排列在右翼刀上。
优选的,所述泄流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泄流部的圆弧角度范围在5°至15°。
优选的,所述抑制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抑制部的圆弧角度范围在3°至12°。
优选的,所述泄流部的对应侧为弧形结构,泄流部对应侧弧形角度范围在3°至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串列式的排布方式,将左翼刀和右翼刀分别对称设置在端壁的两侧,从而在叶栅阻挡气流后,气流从下向上游运动时,流体可以通过左翼刀和右翼刀之间的间隙处泄压,避免由于压力差过大而导致产生二次流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翼刀和右翼刀上设置多个散流孔,以及设置泄流部和抑制部在即将形成的二次马蹄涡时,对二次马蹄涡具有一定的泄压和扰流作用,从而避免二次马蹄涡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翼刀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翼刀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翼刀;2、右翼刀;201、散流孔;202、泄流部;203、抑制部;3、叶栅;4、端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410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扇扇叶的快扣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脱硫塔填料支撑再分布器、脱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