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螺旋桨静平衡卧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36448.3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椒江永固船舶螺旋桨厂 |
主分类号: | G01M1/02 | 分类号: | G01M1/02;G01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平衡 卧式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船用螺旋桨静平衡卧式检测装置,涉及船用螺旋桨生产相关技术领域,该船用螺旋桨静平衡卧式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前侧表面开设有检测槽,检测槽中靠近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轴座,轴座远离外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检测轴,靠近检测轴端口处的部位一周等间距开设有四组定位孔,远离检测轴端口处的部位同轴连接有定位板,检测轴上位于定位板与定位孔之间部位套设有螺旋桨本体,检测轴的端口处插接有固定组件,通过定位板与固定组件的配合对螺旋桨本体进行固定,提升待检测的螺旋桨本体的安装与固定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用螺旋桨生产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船用螺旋桨静平衡卧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铸造、加工精度等原因,船用螺旋桨每片桨叶的的重量重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误差,由此会使整桨产生偏心力矩,导致整桨的不平衡。而在螺旋桨运转过程中,整桨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将直接影响轴系和船体的振动,对轴承和轴密封的使用效果和寿命、轴系传动效率以及螺旋桨噪声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螺旋桨出厂前必须进行整桨平衡检验,找出偏心方位,并对整桨进行适当调整,将不平衡力矩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静平衡卧式检测装置大多数未设置有便捷安装螺旋桨的装置结构,导致螺旋桨在检测前的安装过程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静平衡卧式检测装置大多数未设置有便捷安装螺旋桨的装置结构,导致螺旋桨在检测前的安装过程耗时耗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船用螺旋桨静平衡卧式检测装置。
本申请提供船用螺旋桨静平衡卧式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船用螺旋桨静平衡卧式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侧表面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槽中靠近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轴座,所述轴座远离外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检测轴,所述检测轴远离轴座的端部设有内凹的端口,所述检测轴靠近端口处的部位一周等间距开设有四组定位孔,所述检测轴远离端口处的部位同轴连接有定位板,所述检测轴上位于定位板与定位孔之间部位套设有螺旋桨本体,所述检测轴的端口处插接有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检测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连接板靠近检测轴的一侧同轴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沿外径一周活动连接有四组固定弹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板与固定组件的配合对螺旋桨本体进行固定,提升待检测的螺旋桨本体的安装与固定的便捷性。通过固定焊接的把手以便固定组件的安装或拆卸。
可选的,所述固定弹扣的外径均与定位孔的孔径相等,所述固定弹扣与定位孔分别对应插接,所述固定弹扣远离把手的一侧与螺旋桨本体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位置贴合螺旋桨本体远离定位板一侧开设,以便固定弹扣对螺旋桨本体进行定位,插杆位移至定位孔处固定弹扣弹出定位孔对螺旋桨本体进行固定。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柄,所述调节柄靠近外壳的一侧均同轴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调节柄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均延伸至检测槽中,所述夹持板均对应检测轴上轴座与定位板的部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柄与螺杆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柄可带动螺杆进行正转或者反转,由于螺杆与外壳之间螺纹连接,螺杆转动在检测槽中进行伸缩,远离或靠近检测轴。
可选的,所述夹持板的内壁均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内部贴合检测轴的外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增加夹持板与检测轴之间的摩擦力。
可选的,所述检测槽呈圆弧形状开设,所述外壳上沿检测槽的外径一周设置有转角刻度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在误差的螺旋桨本体,可根据转角刻度槽得出偏差角度的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椒江永固船舶螺旋桨厂,未经台州市椒江永固船舶螺旋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6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