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水沉淀分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233460.9 | 申请日: | 2022-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7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敬超;黄志杰;叶慧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杰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1/14;B01D21/08;B01D21/02;B01D21/01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高林 |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水 沉淀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水沉淀分离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混凝仓、多片沉淀隔板及底部隔板,混凝仓、沉淀隔板及底部隔板上均设有下料孔,所述混凝仓顶面与罐体顶面之间形成清水仓,所述混凝仓与罐体侧壁之间、沉淀隔板与罐体侧壁之间留有与清水仓相通的流道,底部隔板与罐体侧壁无缝贴合且与罐体底面之间形成储泥仓,所述罐体上设有与清水仓连通的出水管、与混凝仓连通的进料管和进药管、与储泥仓连通的出泥管;优势在于:将泥水的絮凝沉淀工序集成在罐体内进行,罐体便于运输和循环使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建设絮凝池的工期,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水沉淀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压滤机在进行泥水分离工序之前,需要让泥水先在絮凝池中进行絮凝沉淀,待泥水的含水率下降至设计值后再进入压滤机进行分离操作,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泥水分离的效率。
现有技术中的絮凝池通常是在压滤机附近通过现场挖坑或混凝土浇筑制成,建设工期较长,且人工成本较高,当变更作业地点后,又需要重新挖池,极为不便。
基于此,本案由此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水沉淀分离装置,通过将絮凝池的各个池体集成在一个罐体内,实现絮凝池的可移动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泥水沉淀分离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固定有混凝仓、多片沉淀隔板及底部隔板,混凝仓、沉淀隔板及底部隔板上均设有下料孔,所述混凝仓顶面与罐体顶面之间形成清水仓,所述混凝仓与罐体侧壁之间、沉淀隔板与罐体侧壁之间留有与清水仓相通的流道,底部隔板与罐体侧壁无缝贴合且与罐体底面之间形成储泥仓,所述罐体上设有与清水仓连通的出水管、与混凝仓连通的进料管和进药管、与储泥仓连通的出泥管。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有位于混凝仓内的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仓内设有加药管,加药管为C型且端部开口,加药管上设有与进药管连通的进药口及若干个沿加药管管壁均匀分布的出药孔。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为棱柱型,混凝仓、沉淀隔板的外周均为圆形,底部隔板的外周为与罐体相对应的多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清水仓内设有与罐体侧壁无缝贴合的清水隔板,清水隔板上开设有溢水孔,清水隔板与罐体顶面之间形成清水溢流槽,所述出水管与清水溢流槽连通;所述清水隔板由溢水孔处向其外周向下倾斜,所述混凝仓的顶面为上凸的球面且球面中心位于溢水孔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仓的底面、沉淀隔板及底部隔板均由外周向下料孔处向下倾斜,沉淀隔板的外周处设有环形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出泥管呈竖向布置且位于底部隔板的下料孔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储泥仓的一侧设有缓流道,缓流道的起始端与储泥仓连通,缓流道的末端呈水平布置且与出泥管连通,缓流道的口径由起始端向末端逐步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进药管、出泥管及出水管上均设有截止阀、流量计和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泥水的絮凝沉淀工序集成在罐体内进行,罐体便于运输和循环使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建设絮凝池的工期,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1中的三维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加药管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罐体为六棱柱时内部流道的构造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杰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杰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334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冲喷臂及洗碗机
- 下一篇:基于NB-IOT的边缘计算网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