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铜铝复合极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23417.4 | 申请日: | 2022-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1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赵艺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59 | 分类号: | H01M50/559;H01M50/562;H01M50/566;H01M50/18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刘燕武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复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铜铝复合极柱结构,该结构包括铜材本体以及与铜材本体连接的铝材本体,所述铝材本体由同轴的第一铝柱、第二铝柱以及第三铝柱依次堆叠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铝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铝柱的直径,所述铜材本体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铝柱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上边缘沿第一铝柱表面向第一铝柱的中心轴线延伸并抵住所述第二铝柱的侧壁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铜材本体与铝材本体稳定连接,结构强度好,可避免焊接面断裂,减少材料用料,避免资源浪费,节约成本,该结构还可与密封圈装配,能有效避免电解液的浸入,对焊接面形成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铝复合极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进铜铝复合极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铜铝复合极柱的结构请参见图1,包括第一铝板1和第一铜板2,请参见图2,第一铝板1和第一铜板2有一面相贴合接触,通过摩擦焊等形式进行连接。
现有的铜铝复合极柱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用料多成本高,易产生较多废料,浪费资源;
(2)界面受力,存在焊接线断裂可能性;
(3)焊接面容易浸入电解液,焊接强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改进铜铝复合极柱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铜铝复合极柱结构焊接部位易断裂、焊接面易浸入电解液、用料较多或易产生较多废料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进铜铝复合极柱结构,包括铜材本体以及与铜材本体连接的铝材本体,所述铝材本体由同轴的第一铝柱、第二铝柱以及第三铝柱依次堆叠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铝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铝柱的直径,所述铜材本体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铝柱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上边缘沿第一铝柱表面向第一铝柱的中心轴线延伸并抵住所述第二铝柱的侧壁面。
进一步的,所述铜材本体与所述铝材本体高频焊接。
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二铝柱的侧壁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铜材本体与铝材本体通过高频焊接,在高频焊接过程中,将铜材本体设有凹槽的一面与铝材本体的第一铝柱的底面相互贴紧,保持铝材本体不动,旋转铜材本体,并向铝材本体所在一侧对铜材本体施加压力,第一铝柱嵌入铜材本体的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中铜材本体的下部分直径较小,可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使铜材本体和铝材本体稳定连接,增加铜铝复合的一致性,解决界面受力,避免焊接位置断裂。本实用新型铜铝复合极柱与密封圈装配后,能有效避免电解液的浸入,对焊接面形成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铜铝复合极柱结构的铜材本体与铝材本体稳定连接,结构强度好,解决了界面受力的问题,可避免焊接面断裂;
(2)本实用新型铜铝复合极柱结构,减少材料用料,避免资源浪费,节约成本,稳定间隙,提高效率;
(3)本实用新型铜铝复合极柱结构可与密封圈装配,能有效避免电解液的浸入,对焊接面形成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铜铝复合极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铜铝复合极柱的纵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密封圈后的纵截面图;
图7为铝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3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边齿轮传动的小型旋耕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风冷辅助的平板速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