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UCK-BOOST电路的蓄电池组充放电设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20394.1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0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晏顺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佐尔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50/2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uck boost 电路 蓄电池 放电 设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放电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BUCK‑BOOST电路的蓄电池组充放电设备结构,包括机体、放置空间、滑动座、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夹持空间,两个所述活动夹板由驱动装置驱动其分别朝两个固定夹板方向移动,所述滑动座由平移装置驱动其朝放置空间的口部外侧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蓄电池组放置在夹持空间内,再通过平移装置驱动滑动座朝放置空间内侧移动,进而将蓄电池组移动到放置空间内,以便进行充放电操作,同时由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活动夹板朝固定夹板方向移动,使得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对蓄电池组进行夹持,这样保证在充放电作业时,蓄电池组不会产生倾倒等现象,避免对充放电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放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UCK-BOOST电路的蓄电池组充放电设备结构。
背景技术
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化学电池,一般简称为电池。放电后,能够用充电的方式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将这类电池称为蓄电池(Storage Battery),也称二次电池或铅酸蓄电瓶。所谓蓄电池即是贮存化学能量,于必要时放出电能的一种电气化学设备。升压和降压电路,就是指电力电子设计当中常说的BUCK-BOOST电路。这两种电路经常一起出现在电路设计当中,BUCK电路指输出小于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BOOST指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作为最常见也比较基础的两种电路。
目前直流供电系统对蓄电池组配置有严格要求,同一直流系统中配置的所有蓄电池应采用同品牌、同型号甚至是同批次的蓄电池组,从而降低蓄电池组或单体电池之间性能差异对直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不良影响。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6077029U公开了一种多蓄电池组共用充放电装置,包括:直流母排,直流母排负极的输出接口与至少两个充放电DC-DC单元连接,充放电DC-DC单元用于与蓄电池的输入接口连接;整流器,通过直流母排与充放电DC-DC单元连接,每个充放电DC-DC单元与一个整流器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充放电DC-DC单元连接,用于检测充放电DC-DC单元的信号,控制单元通过CAN总线与充放电DC-DC单元通讯。使不同规格的蓄电池组可以利用本装置并联到直流母排,而不用担心由此造成的对蓄电池组的损坏。从而避免了只有相同规格的蓄电池组才能并联的约束,充分利用现有蓄电池组,降低了供电系统的运营成本。
现有技术中的充放电设备能够对不同规格的蓄电池组进行并联,实现充放电,但是蓄电池组一般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一个平台上来进行操作,这种方式使得蓄电池组容易被碰倒或者干涉,进而影响蓄电池组的充放电。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蓄电池组充放电设备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UCK-BOOST电路的蓄电池组充放电设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充放电设备能够对不同规格的蓄电池组进行并联,实现充放电,但是蓄电池组一般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或者一个平台上来进行操作,这种方式使得蓄电池组容易被碰倒或者干涉,进而影响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UCK-BOOST电路的蓄电池组充放电设备结构,包括充放电设备的机体,所述机体一侧设有放置空间,所述放置空间内水平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横向两侧各设有一固定夹板,所述滑动座上方沿其中心线对称设有两个活动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与其相邻的一个活动夹板之间围成一个夹持空间,两个所述活动夹板由驱动装置驱动其分别朝两个固定夹板方向移动,所述滑动座由平移装置驱动其朝放置空间的口部外侧移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蓄电池组充放电设备结构中,所述滑动座横向两侧各设有一凸块,所述放置空间内壁上设有供凸块对应滑动卡合的滑动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佐尔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佐尔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20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