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土区管道位移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14786.7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93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亮;宋豪;史继彪;田玉新;薄鹏雷;刘抗;刘佳俊;武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李改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土区 管道 位移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软土区管道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多个密集分布式应变感测光缆和多个喉箍,所述喉箍包括钢带、箍头和螺丝,所述箍头和螺丝能够控制钢带的松紧,所述密集分布式应变感测光缆上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固定连接有锥形锚头,所述钢带上开设有与套筒相匹配的锥形卡槽,所述锥形锚头卡接在锥形卡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能够实现对密集分布式应变感测光缆较好固定安装,同时通过自编程序将监测所得的位移数据转化成曲率,并与屈服曲率做对比,从而实现管道的安全预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区管道位移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堆载、开挖等情况都会使邻近管道受到竖向压力和水平推力的作用,进而使管道产生变形,引起管道的开裂、错位、泄露、停运等。由于管道具有监测周期长、距离长、破坏隐蔽和突发等特点,而常规的全线勘察的监测方法存在周期长、调查范围窄、灾害识别不全面、无法及时发现新增灾害以及费用较高等问题。因此、研发出一种低成本的,安装便捷的,对管道位移进行监测的装置和预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管道的监测项目主要有应力应变和位移。管道的应力应变监测存在传感器不易埋设、监测数据不准确,无法直接作为管道安全预警指标等问题。管道的位移监测虽能直接反映管道的变形状态,但由于没有考虑管长的影响,也不可直接作为管道安全预警的指标。曲率恰好同时考虑了受影响的管长和位移值,因此,采用曲率对管道状态进行安全预警比较合适,采样密集分布式应变感测光缆采集位移等数据,通过自编程序将监测所得的位移数据转化成曲率,并与屈服曲率做对比,能够实现管道的安全预警,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合适的监测装置,能够实现对密集分布式应变感测光缆较好固定安装。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软土区管道位移监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区管道位移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软土区管道位移监测装置,包括多个密集分布式应变感测光缆和多个喉箍,所述喉箍包括钢带、箍头和螺丝,所述箍头和螺丝能够控制钢带的松紧,所述密集分布式应变感测光缆上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固定连接有锥形锚头,所述钢带上开设有与套筒相匹配的锥形卡槽,所述锥形锚头卡接在锥形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形卡槽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形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所述喉箍之间的间距为0.5~5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所述喉箍之间的间距为2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长度为3~10厘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长度为5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能够实现对密集分布式应变感测光缆较好固定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软土区管道位移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软土区管道位移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14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