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208098.X | 申请日: | 202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93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粉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濮阳市传染病医院;濮阳市结核病防治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5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内科 临床 介入 治疗 导管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肿瘤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针对目前大多数肿瘤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在使用中容易因人为操作失误或者触碰,造成导管的挤压或者拉扯,增加了病人的疼痛感,不便于安全稳定的治疗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外侧滑动套设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卡板,所述圆筒的外侧开设有两个侧槽,两个卡板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侧槽,两个卡板的底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弹簧与齿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现对导管的固定,并且可以对导管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避免了因对导管的挤压或拉扯,造成患者二次伤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瘤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通过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患者的病变处进行治疗;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
然而,目前大多数肿瘤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在使用中容易因人为操作失误或者触碰,造成导管的挤压或者拉扯,增加了病人的疼痛感,不便于安全稳定的治疗,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肿瘤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大多数肿瘤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在使用中容易因人为操作失误或者触碰,造成导管的挤压或者拉扯,增加了病人的疼痛感,不便于安全稳定的治疗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肿瘤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外侧滑动套设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卡板,所述圆筒的外侧开设有两个侧槽,两个卡板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侧槽,两个卡板的底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弹簧与齿条,所述连接弹簧固定设置在相对应的侧槽的内壁上,两个侧槽内均转动设置有齿轮,位于同侧的齿条与齿轮相啮合,两个齿轮的前侧均固定设置有绕线轮,两个绕线轮的外侧均固定设置有拉线,两个拉线均延伸至圆筒内并固定设置有弧形夹板,两个弧形夹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复位弹簧,多个复位弹簧均固定设置在圆筒的内壁上,两个弧形夹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保护垫。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两个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侧槽内固定设置有竖轴,所述卡板滑动套设在竖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侧槽的底侧内壁上开设有竖槽,所述齿条位于竖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侧槽内转动设置有卡轴,所述齿轮与绕线轮均固定套设在卡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四个限位轴,两个弧形夹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弧形夹板通过相对应的限位槽滑动套设在相对应的限位轴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肿瘤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通过圆筒、滑动环、两个卡板、连接弹簧、位于同侧的齿条与齿轮的啮合传动、两个绕线轮、两个拉线、两个弧形夹板、复位弹簧以及两个保护垫的共同配合,可以方便实现对导管的固定,并且可以对导管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避免了因对导管的挤压或拉扯,造成患者二次伤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现对导管的固定,并且可以对导管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避免了因对导管的挤压或拉扯,造成患者二次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肿瘤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肿瘤内科临床介入治疗导管固定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濮阳市传染病医院、濮阳市结核病防治所),未经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濮阳市传染病医院、濮阳市结核病防治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2080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