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制品退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96619.4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6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水晶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6 | 代理人: | 杨超 |
地址: | 529632 广东省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制品 退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制品退火装置,该玻璃制品退火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能对玻璃制品进行快速退火冷却处理,对玻璃制品制冷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该玻璃制品退火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设置有四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出料板,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板,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弧形盖板。该玻璃制品退火装置只需通过送料组件带动玻璃制品移动至弧形盖板的内部,通过冷气组件对玻璃制品进行多方位冷却处理,通过喷淋组件均匀的将水洒在玻璃制品上进行冷却,从而实现了对玻璃制品的快速均匀冷却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制品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在生活中玻璃制品的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常见的玻璃制品有玻璃杯、玻璃瓶、玻璃窗等,玻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在玻璃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玻璃制品进行退火处理。
目前,专利号为CN201920121632.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玻璃生产用退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箱体,且箱体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终冷箱,箱体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初冷箱,所述终冷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风机,所述初冷箱、箱体和终冷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传送带,且传送带的表面设有链板式输送带。本实用新型中,利用丰富的水汽流动带走刚刚进入到初冷箱的管、棒状玻璃制品表面的温度,可以有效的避免管、棒状玻璃制品温度骤降产生破损的现象发生,加快管、棒状玻璃制品退火冷却的速度,显著的提高管、棒状玻璃制品退火冷却的效率,使得管、棒状玻璃制品快冷阶段用退火装置长度减小,减少退火装置的占用空间。其采用的是通过风管对玻璃制品进行风冷处理,但该玻璃制品退火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玻璃制品进行快速退火冷却处理,对玻璃制品制冷不均匀。
因此,针对上述日常玻璃制品退火装置在使用后难以快速均匀冷却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该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制品退火装置,该玻璃制品退火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不能对玻璃制品进行快速退火冷却处理,对玻璃制品制冷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玻璃制品退火装置,该玻璃制品退火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设置有四组,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的设置对玻璃制品进行输送处理,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出料板,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板,所述设备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弧形盖板,所述弧形盖板的内侧设置有冷气组件,所述冷气组件的设置对玻璃制品进行退火冷却,所述冷气组件设置有多组,所述弧形盖板的上端设置有喷淋组件,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制冷器。
使用本技术方案的玻璃制品退火装置时,通过送料组件带动玻璃制品移动至弧形盖板的内部,通过启动制冷器带动冷气进入冷气组件中,通过冷气组件对玻璃制品进行多方位冷却处理,通过喷淋组件均匀的将水洒在玻璃制品上进行冷却,从而实现了对玻璃制品的快速均匀冷却处理。
优选地,所述送料组件的内部包括有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链轮,所述主链轮与所述设备主体转动连接,通过启动电机带动主链轮转动,对主链轮进行驱动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组件的内部包括有副链轮,所述副链轮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内侧,所述副链轮的外侧设置有输送链,所述副链轮通过所述输送链与所述主链轮转动连接,通过主链轮带动输送链进行转动,通过副链轮与输送链的转动连接对输送链进行移动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水晶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水晶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96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