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电墙及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93553.3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1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明;梁秋华;张慧宝;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惠洁宝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15/1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电墙 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电墙及热水器,防电墙包括与热水器输入端口相连并伸入热水器内胆的进水组件,冷水从所述进水组件远离热水器输入端口的一端进入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靠近热水器输入端口的一端设有出水部;热水器,包括从热水器输入端口伸入热水器内胆的防电墙,所述防电墙包括进水组件和阻尼器,所述进水组件包括阻水部和出水部,所述阻水部设于进水组件远离热水器输入端口的一端,所述阻尼器的输出端连通所述阻水部和冷水进水,所述冷水进水经阻尼器流向阻水部,并经阻水部阻隔转向,流向所述出水部。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的同时解决了采用防电墙导致的湍流,降低热水器内冷水和热水的混合速度,提升系统热水输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防电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电墙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防电墙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热水器之中,利用水本身的电阻,承担漏电产生的压降,从而防止发生使用者触电事故,但由于防电墙的设置,延长了进水管道,导致进水管内水流流速很大且压力流速不均衡,出水速度难以控制,在排水口附近形成明显湍流,加速热水器内胆内冷水与热水的混合,最终使部分热水与冷水混合成为较低温水,降至36℃以下,失去热水输出的指标贡献。
现有技术中,有部分技术方案采用增加挡水板结构,但是设置挡水板,不仅成本高昂,安装也非常不方便,挡水板容易发生脱落,使热水输出率严重下降,而且维修非常困难,需要人工拆除电热管打开系统,人工清洗内胆后手从法兰口处伸到进水口处进行复杂的拆除并重新安装,由于维修过程复杂,挡水板失效后很少进行维修,严重影响热水器的正常高效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进水管内水流流速过快容易形成湍流,加速内胆内热水与冷水混合,影响热水输出效率,挡水板结构复杂,拆装困难,不便维修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电墙。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电墙,包括:与热水器输入端口相连并伸入热水器内胆的进水组件,冷水从所述进水组件远离热水器输入端口的一端进入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靠近热水器输入端口的一端设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包括用于控制流速并分层出水的层流段。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电墙,热水器输入端口连通热水器内胆与冷水进水,热水器输入端口连接有伸入热水器内胆的进水组件,进水组件至少部分设于热水器内胆,冷水进水通过进水组件进入热水器内胆,冷水进水从进水组件远离热水器输入端口的一端进入进水组件,保证冷水进水进入进水组件前流经一定长度的水路;再通过进水组件靠近热水器输入端口的一端设置的出水部进入热水器内胆,可通过出水部的形状和设置位置,降低从进水组件进入热水器内胆的水流速度,设置层流段用于控制进水组件内水流流速并使进水组件进入热水器内胆的水流分层出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防电墙及热水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部包括层流段,所述层流段设有若干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热水器内胆连通,所述若干第一出水口的出水面积在进水组件的轴向上沿靠近热水器输入端口方向呈递增趋势。
在该技术方案中,层流段用于降低进水组件的出水流速,在层流段设置若干第一出水口,若干第一出水口的出水面积沿靠近热水器输入端口方向逐渐增大,此时由于水流从远离热水器输入端口的一端流向靠近热水器输入端口的一端,经过若干第一出水口水流流速会逐层下降,形成近似层流条件;第一出水口可以设置为圆形、方形、多边形或各种不规则形状,只要保证第一出水口的出水面积沿主水流方向逐级递增即可;作为优选,可采用方形或圆形第一出水口,在进水管的管壁上设置4-12圈第一出水口,最佳为5-8圈,每圈第一出水口有4-12个出水面积相同的第一出水口,最佳为8-1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惠洁宝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惠洁宝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93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