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路小梁切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193242.7 | 申请日: | 2022-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1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姗姗;王继兵;范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李伟 |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路 小梁 切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路小梁切开装置,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一端连接有切开支撑臂,且所述切开支撑臂与所述操作手柄的连接处为弧角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切开支撑臂上固定设有外路小梁切开头,所述外路小梁切开头在所述切开支撑臂上位于远离所述操作手柄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在切开支撑臂的作用下,使外路小梁切开头完全处于操作手柄的外侧,且与操作手柄之间形成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完全避开显微镜下视野,使手术过程录制清晰无阻挡,且使术野完全暴露,从而保证了手术的效率和质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路小梁切开术中使用的外路小梁切开装置。
背景技术
外路小梁切开术也称小梁切开术,用来治疗婴幼儿型先天性青光眼,尤其是房角呈现单纯小梁发育不良型者,具有良好的术后效果。其手术原理是从外路切开小梁网,在前房和集液管之间建立直接房水排出的通道。在上述手术过程中,需要借助开睑器、眼球牵引固定器、外路小梁切开装置等手术工具,其中目前使用的外路小梁切开装置,其操作端的探针直接连接于手柄的周侧,且两者之间没有明显过度区域,再加上外路小梁切开装置的整体结构相对于其他眼部手术用具较大,在显微镜下操作时,手握手柄操作很容易遮挡术野,因此无法对操作位置进行清除的观察,既容易影响手术过程的录制,也难以保证手术效率和质量,致使术后并发症率相对较高。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对外路小梁切开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术野好,便于操作观察和手术过程的录制的外路小梁切开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外路小梁切开装置,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一端连接有切开支撑臂,且所述切开支撑臂与所述操作手柄的连接处为弧角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切开支撑臂上固定设有外路小梁切开头,所述外路小梁切开头在所述切开支撑臂上位于远离所述操作手柄的一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开支撑臂包括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的连接过渡部,所述连接过渡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切开头支撑部,所述切开头支撑部与所述操作手柄平行设置且位于所述操作手柄的下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过渡部与所述切开头支撑部的连接处为弧角平滑过渡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过渡部与所述操作手柄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13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路小梁切开头包括分别与所述切开头支撑部固定连接的切开探针和限位探针,且所述限位探针设于所述切开探针的上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开探针与所述切开头支撑部的连接处为弧角平滑过渡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开探针和所述限位探针分别设置为弧形针体结构且两者平行设置,所述切开探针和所述限位探针的端部分别设置为球面结构,且所述球面结构的最大直径为0.2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开探针的切开侧表面形成有切开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手柄的长度设置为50mm,所述连接过渡部的长度设置为6mm,所述切开探针和所述限位探针的长度分别设置为9mm,所述切开探针和所述限位探针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5mm。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操作手柄表面设有防滑层,且所述防滑层为在所述操作手柄表面形成的防滑纹或覆盖于所述操作手柄表面的磨损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93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器械操作手柄
- 下一篇:一种信息登记记录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