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下料的合金棒材熔炼用石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87074.0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52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郑龙朝;靳伟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微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合金 熔炼 石墨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便于下料的合金棒材熔炼用石墨模具,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底部的底座,所述筒体具有内筒壁,所述内筒壁包括竖直段、倾斜段和连接段,且竖直段与倾斜段的上部连接,连接段与倾斜段的下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段的形状一致。本实用新型筒体与底座的组合,使得熔融金属冷却后能很简单的取出,且各部分替换性好,一旦损坏能快速更换,不影响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便于下料的合金棒材熔炼用石墨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模具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
当铸造棒料时,现有的模具由于单端开口,导致熔融金属冷却后不易取出。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下料的合金棒材熔炼用石墨模具,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于下料的合金棒材熔炼用石墨模具,包括:圆柱形的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底部的底座,所述筒体具有内筒壁,所述内筒壁包括竖直段、倾斜段和连接段,且竖直段与倾斜段的上部连接,连接段与倾斜段的下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段的形状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筒体与底座组合形成一腔体,以容纳熔融金属,需要取出冷却后的合金时,将筒体提起,筒体与底座分离,底部的连接段与外界连通,从而便于取出冷却后的合金;倾斜段使得当倒入熔融金属后筒体在熔融金属的重量的作用下与底座结合的更紧密;凸台用于和连接段配合,起到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锥面,所述底座外圈设置有过渡环,所述过渡环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且所述过渡环的内壁的形状与所述过渡锥面的形状相适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渡环与过渡锥面配合,使得在将筒体放置到底座上时,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段为圆柱形。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需要铸造棒料,所以竖直段的形状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段呈圆台形,且所述竖直段顶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竖直段底端的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更加便于取出,所述竖直段的形状也可为圆台形,但其倾斜角度较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下料的合金棒材熔炼用石墨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
1.本实用新型通过筒体与底座的组合,使得熔融金属冷却后能很简单的取出;
2.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结构简单,可替换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0-筒体;101-内筒壁;101a-竖直段;101b-倾斜段;101c-连接段;102-过渡锥面;20-底座;201-凸台;202-过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微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微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87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