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的胸腔穿刺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86907.1 | 申请日: | 2022-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0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炜;湛意;肖锋;肖扬帆;申康均;张剑峰;王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4100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血管 外科手术 胸腔 穿刺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的胸腔穿刺固定器,涉及胸腔穿刺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外壳和穿刺针,外壳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贯穿槽A,外壳的内部对称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贯穿槽A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穿刺针的外部安装有木板,木板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B,外壳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贯穿槽C,贯穿槽C的内部安装有对穿刺针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移动杆,移动杆的外部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外部安装有夹持板,外壳的外部对称安装有固定块,固定机构可实现对穿刺针进行固定,避免在对患者体内的液体进行引流时穿刺针出现晃动,保证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腔穿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的胸腔穿刺固定器。
背景技术
心血管外科手术过程中,胸腔穿刺可将患者胸腔内积留的积液抽出来,穿刺针对患者胸腔部位进行成功穿刺后,穿刺针会预留一段在患者体外,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手持穿刺针将穿刺针进行固定,避免在抽液过程中穿刺针发生移动。
传统的胸腔穿刺器不能在穿刺完成后对穿刺针进行固定,导致穿刺针因患者体内的血压排出患者体内,需要医生对患者进行二次穿刺,并且在穿刺完成后不能对滞留在患者体外的穿刺针进行固定,导致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手持固定,因此需要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的胸腔穿刺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穿刺针进行限位,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穿刺针自动排除患者体外,并且在对患者进行导流过程时,穿刺针的一部分会留在患者体外,不能对留在患者体外的穿刺针进行固定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的胸腔穿刺固定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的胸腔穿刺固定器,包括外壳和穿刺针,所述外壳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贯穿槽A,所述外壳的内部对称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贯穿槽A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穿刺针的外部安装有木板,所述木板的内部开设有贯穿槽B,所述外壳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贯穿槽C,所述贯穿槽C的内部安装有对穿刺针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部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外壳的外部对称安装有固定块。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贯穿槽D。
所述移动杆设置在贯穿槽C的内部,所述固定柱安装在固定块的外部。
所述外壳的外部对称安装有贴纸。
所述夹持板的外部安装有海绵垫。
所述限位板和外壳之间的夹缝与所述木板的厚度相同。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可实现对穿刺针进行固定位置,避免在穿刺针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位置移动,提高了穿刺针工作的稳定性,在装置使用时,通过限位板对木板进行限位,通过圆形槽进行固定,使用完成后,拉出圆形槽,转动木板即可取消固定,操作简便。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机构可实现对穿刺针进行固定,避免在对患者体内的液体进行引流时穿刺针出现晃动,保证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手术的胸腔穿刺固定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86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刀头金刚石圆锯片
- 下一篇:可插拔设备的锁合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