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180731.9 | 申请日: | 2022-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2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荣;陈方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霄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10 | 分类号: | F04D29/10;F04D29/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杨海宏 |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泽国镇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泵 泵轴前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密封结构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污水泵包括泵壳,泵轴水平设置在泵壳内,泵壳上设有供泵轴外端伸出的通孔,前密封结构包括套在泵轴外端上的环形油封,环形油封包括环形橡胶体和处于环形橡胶体内的环形骨架,环形橡胶体靠近通孔的一端内壁上成型有环形台阶,环形台阶由环形侧壁和环形底壁构成;环形骨架靠近通孔的一端为呈环形的密封部,密封部处于环形台阶内,密封部外侧壁贴在环形侧壁上;泵壳外壁上设有环形槽,密封部延伸至环形槽内并与环形槽内壁间隙配合形成呈环状的曲折通道。本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泵,特别是一种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污水泵属于离心泵的一种,主要用于输送城市污水,由于污水中含有颗粒状杂质、纤维杂质等,因此叶轮和压水室是污水泵的两大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也就代表泵性能的优劣。
现有污水泵根据设置方式一般分为卧式和立式,针对现有卧式污水泵,泵轴水平设置在泵壳内,泵轴内端连接叶轮,泵轴外端伸出泵壳并通过联轴器连接动力设备(电机)。其中,泵轴外端通过油封与泵壳形成密封,且油封处于泵壳外。
由于油封完全暴露在外,不仅加速其老化速度,而且在泵轴高速转动下,油封容易磨损,并在磨损后与泵壳外壁之间产生一定间隙导致杂质进入,影响污水泵稳定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污水泵包括泵壳,泵轴水平设置在泵壳内,且泵壳上设有供泵轴外端伸出的通孔,本前密封结构包括套在泵轴外端上的环形油封,环形油封包括环形橡胶体和处于环形橡胶体内的环形骨架,环形橡胶体的内侧壁和其中一端面分别为与泵轴和泵壳接触密封的密封面一和密封面二,其特征在于,环形橡胶体靠近通孔的一端内壁上成型有环形台阶,环形台阶与环形橡胶体同轴布置,且环形台阶由环形侧壁和环形底壁构成;环形骨架靠近通孔的一端为呈环形的密封部,密封部处于环形台阶内,且密封部的外侧壁贴在上述环形侧壁上;泵壳外壁上设有正对密封部设置的环形槽,密封部延伸至环形槽内并与环形槽内壁间隙配合形成呈环状的曲折通道。
在密封面二和曲折通道配合下,以在泵轴径向上形成两道密封,有效延长密封路径,提高泵轴和泵体之间形成的密封效果。
其次,将曲折通道设置在密封面二和泵轴之间,可有效阻挡由于密封面二磨损进入的少量杂质,使环形油封在磨损情况下仍能较好发挥密封性能,具有寿命长的优点。
更进一步地,设置密封部外侧壁贴在环形台阶的环形侧壁上,在径向上有效支撑密封面二,使密封面二始终保持紧贴泵壳状态,进一步加强密封效果。
在上述的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中,环形骨架远离通孔的一端为呈环状的支撑部,支撑部和密封部同轴布置且两者通过环部连接,环部均垂直于支撑部和密封部设置,且环部压在上述环形底壁上。环部既起到连接作用,又在轴向上支撑环形油封,即在本申请中,环部具备一物两用的效果,在简化结构同时,又利于加强密封性能。
在上述的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中,支撑部、密封部和环部三者为一体式结构,确保环形骨架自身强度,使其充分发挥支撑效果。
在上述的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中,环部远离泵壳的端面上具有呈环状并与环部同轴的凸部,且凸部处于环形橡胶体内部,以加强环形骨架与环形橡胶体的连接强度,提高环形油封整体结构稳定性,确保密封性能。
在上述的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中,曲折通道的宽度为0.2mm~0.35mm。
在上述的污水泵泵轴前密封结构中,泵轴外壁上成型有轴肩,且环部靠近通孔的一端压在轴肩上,用于环形油封安装定位,使环形油封一次性安装到位,便于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霄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方霄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80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