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167385.0 | 申请日: | 2022-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99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李龙凤;赵爱娜;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炳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D3/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晟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5 | 代理人: | 符亚飞 |
| 地址: | 4639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挡土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凝柱,所述第一混凝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端包裹第一混凝柱,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卡合的放置孔,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混凝柱,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混凝柱的后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拼接式的第一混凝柱与第二混凝柱,可以简化挡土墙的制作,而且便于进行运输与搭建,通过挡板与第一混凝柱,可以在受到冲击时,减轻挡土墙所受到的冲击力,而且可以方便水的流通,对凝土进行控水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现有的挡土墙均为现场按照相应的形状进行倒筑成型,而这种挡土墙的工期较长,而且需要现场搭支架,而水利工程的施工处土质不确定,易于造成装置的变形,从而加大工人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凝柱,所述第一混凝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座;
所述连接座的底端包裹第一混凝柱,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卡合的放置孔,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混凝柱;
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混凝柱的后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远离支撑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与第二混凝柱相连接;
所述第一混凝柱与第二混凝柱的前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柱远离第一混凝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为倾斜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钉,所述固定孔的侧表面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的内部设置有拦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混凝柱的数量具有多个,所述第二混凝柱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混凝柱、第二混凝柱连接方式一致,且第二混凝柱错位排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座的表面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表面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挡板的表面设置有过滤孔,所述第一混凝柱、第二混凝柱上连接的挡板相互卡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混凝柱与第二混凝柱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钢筋龙骨,所述第一混凝柱与第二混凝柱的内部均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有白蚁药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挡板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转动柱的端部设置有阻尼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板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炳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炳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67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水枪
- 下一篇:一种魔芋加工用磨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