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51232.7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1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军;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C5/04 | 分类号: | B28C5/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黄晓霞 |
地址: | 15005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混凝土 混合 装置 | ||
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合装置。本产品其组成包括:混凝土混合筒,所述的混凝土混合筒焊接前圆轴和后圆轴,所述的后圆轴连接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连接正反转电机,所述的混凝土混合筒的顶部焊接顶圆圈,所述的顶圆圈连接合页,所述的合页连接上翻盖,所述的顶圆圈的底部连接90度合页,所述的90度合页连接U形扣件,所述的上翻盖盖在所述的混凝土混合筒的顶部封闭、所述的U形扣件扣住所述的顶圆圈和所述的上翻盖固定。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时有时需要使用混凝土,如果使用的量大时会有统一生产混凝土的厂家进行配送,但是如果使用的量小时就无法进行统一配送,这样就需要进行配置混凝土,如何能够将混凝土混合均匀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混凝土混合均匀,使用效果好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合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合装置,其组成包括: 混凝土混合筒,所述的混凝土混合筒焊接前圆轴和后圆轴,所述的后圆轴连接联轴器,所述的联轴器连接正反转电机,所述的混凝土混合筒的顶部焊接顶圆圈,所述的顶圆圈连接合页,所述的合页连接上翻盖,所述的顶圆圈的底部连接90度合页,所述的90度合页连接U形扣件,所述的上翻盖盖在所述的混凝土混合筒的顶部封闭、所述的U形扣件扣住所述的顶圆圈和所述的上翻盖固定。
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合装置,所述的U形扣件设置在所述的顶圆圈的前侧、右侧、后侧,所述的混凝土混合筒的底部连接底封头,所述的底封头开有出料孔,所述的出料孔连接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具有螺纹段,所述的螺纹段连接螺纹套,所述的螺纹套连接底封盖。
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合装置,所述的前圆轴连接前轴承,所述的前轴承连接前固定套,所述的前固定套连接左前支撑腿、前支撑腿、右前支撑腿,所述的左前支撑腿与所述的右前支撑腿呈八字形设置。
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合装置,所述的后圆轴连接后轴承,所述的后轴承连接后固定套,所述的后固定套连接左后支撑腿、后支撑腿、右后支撑腿,所述的左后支撑腿与所述的右后支撑腿呈八字形设置。
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混凝土混合装置,所述的左前支撑腿与左后支撑腿之间通过左横底梁连接,所述的前支撑腿与后支撑腿之间通过横底梁连接,所述的右前支撑腿与右后支撑腿之间通过右横底梁连接,所述的左横底梁、所述的横底梁、所述的右横底梁均开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插入T形插地杆,所述的T形插地杆插入地下固定。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能够带动混凝土混合筒运动,进而能够使混凝土混合均匀,确保混凝土混合的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左前支撑腿、前支撑腿、右前支撑腿形成稳定的支撑,左后支撑腿、后支撑腿、右后支撑腿形成稳定的支撑,双侧的稳定支撑确保混凝土混合筒带动混凝土混合时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U形扣件分设在顶圆圈的前侧、右侧、后侧,能够牢牢地扣住上翻盖,确保混凝土混合筒运动时上翻盖不会脱离混凝土混合筒,确保混凝土混合筒运动时混凝土不会撒出来。
4.本实用新型的U形扣件通过90度合页进行连接,90度合页不但具有连接U形扣件的作用,还具有定位的U形扣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产品的主视图。
附图3是附图2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未经黑龙江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51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连接的多功能套装园林工具
- 下一篇:一种多用型且便于收纳的清洁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