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造粒的粉料分散防结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149739.9 | 申请日: | 2022-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9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林海华;吴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泰良功能高分子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7/74 | 分类号: | B29B7/74;B29B7/16;B29B7/8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华博天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0 | 代理人: | 赵勇 |
| 地址: | 51146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散 防结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造粒的粉料分散防结团装置,包括料池、搅拌池和锈钢内池体,所述料池的顶部两端通过支撑竖杆连接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上通过吊板及螺栓安装有第一搅拌电机且第一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搅拌杆,所述料池的一端设置有搅拌池且搅拌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搅拌杆。该新型粉料分散装置能对粉料二次搅拌,分散均匀,能对搅拌后的粉料进行降温,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造粒的粉料分散防结团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造粒是塑料机械加工的一种工艺,在塑料造粒的过程要根据机器的性能和实践摸索,掌握技巧,才能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工艺,塑料造粒过程中采用粉料为原料,需要预先对粉料进行搅拌,使其分散均匀,由于在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热量并且结块成团,影响加工使用。
传统的粉料分散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粉料分散装置不能对粉料二次搅拌,分散均匀;2、不能对搅拌后的粉料进行降温。为此,我们提出用于造粒的粉料分散防结团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造粒的粉料分散防结团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造粒的粉料分散防结团装置,包括料池、搅拌池和不锈钢内池体,所述料池的顶部两端通过支撑竖杆连接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上通过吊板及螺栓安装有第一搅拌电机且第一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搅拌杆,所述料池的一端设置有搅拌池且搅拌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搅拌电机,所述第二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搅拌杆。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池内设置有不锈钢内池体且不锈钢内池体和搅拌池之间设置有中空夹层,所述搅拌池的一端通过安装孔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中空夹层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微电脑时控开关且微电脑时控开关的输出端与半导体制冷片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中空夹层内制冷降温,便于吸收不锈钢内池体内因搅拌产生的热量,冷却粉料,避免接团,分散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分别位于料池和不锈钢内池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料池和不锈钢内池体之间通过吸料管相连通且吸料管上设置有吸料泵;利用吸料泵将预搅拌后的粉料吸入到不锈钢内池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池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安装有排料泵且排料泵的吸入端位于不锈钢内池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造粒的粉料分散防结团装置,将造粒的粉料先加入到料池内,通过第一搅拌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杆转动,对粉料进行预搅拌,利用吸料泵将预搅拌后的粉料吸入到不锈钢内池体内,利用第二搅拌电机带动第二搅拌杆再次进行搅拌。
2.本实用新型用于造粒的粉料分散防结团装置,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中空夹层内制冷降温,便于吸收不锈钢内池体内因搅拌产生的热量,冷却粉料,避免接团,分散均匀,并且利用微电脑时控开关自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时间,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半导体制冷片,起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造粒的粉料分散防结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造粒的粉料分散防结团装置的中空夹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板;2、第一搅拌电机;3、支撑横杆;4、支撑竖杆;5、第一搅拌杆;6、料池;7、吸料管;8、吸料泵;9、第二搅拌电机;10、第二搅拌杆;11、不锈钢内池体;12、微电脑时控开关;13、搅拌池;14、半导体制冷片;15、排料泵;16、中空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泰良功能高分子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泰良功能高分子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497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