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5G模组的通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48122.5 | 申请日: | 202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4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鹏;袁海洋;刘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青橙视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2 | 分类号: | H04Q1/02;H05K5/04;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模组 通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5G模组的通讯装置,包括通讯装置外壳,所述通讯装置外壳内设置电路板,通讯装置外壳的一端设置天线接口和螺丝固定孔,并且天线接口上插装有通讯天线,通讯装置外壳的另一端设置DC12V电源接口、电源开关、电量显示指示灯、充电状态指示灯、USB3.0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和SIM卡座。本带有5G模组的通讯装置,采用铝合金外壳,既有较好的坚固性又有很好的散热性能,由于体积小巧、便携,因而可灵活方便的搭载到对体积要求较高的设备上进行5G高速网络赋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5G模组的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比起4G,5G拥有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更大的网络容载能力、更低的网络延迟。我国5G网络建设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四大运营商仍将继续布局5G规模组网,并联合企业广泛探索5G融合应用,在超高清视频传输、VR/AR、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电网等领域使C/B/G多端用户和市场受益。
目前,已知的5G通讯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一、仅支持电源适配器供电,有线的供电方式对某些应用场合局限性较大。二、外壳仅包裹轻质的塑料或亚克力,当装置不慎磕碰时容易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坏,且不利于散热。三、体积较大且笨重,不利于搭载到某些设备实现5G高速网络通讯赋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5G模组的通讯装置,采用铝合金外壳,既有较好的坚固性又有很好的散热性能,由于体积小巧、便携,因而可灵活方便的搭载到对体积要求较高的设备上进行5G高速网络赋能,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5G模组的通讯装置,包括通讯装置外壳,所述通讯装置外壳内设置电路板,通讯装置外壳的一端设置天线接口和螺丝固定孔,并且天线接口上插装有通讯天线,通讯装置外壳的另一端设置DC12V电源接口、电源开关、电量显示指示灯、充电状态指示灯、USB3.0通信接口、串行通信接口和SIM卡座,所述电路板包括5G主控模块电路、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串行通信电路、USB.通信接口电路、SIM卡座电路和复位电路。
优选的,所述5G主控模块电路由芯片J1组成,芯片J1的2脚连接并联的电容C19、电容C47、电容C23、电容C40与电容C41并接电池电压V4.0,芯片J1的39脚连接并联的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与电容C12并接电池电压V4.0,芯片J1的52脚连接并联的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与电容C18并接电池电压V4.0。
优选的,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由芯片U20和电源开关端子SW3组成,芯片U20的1脚连接电容C 49并接VCC-12V,芯片U20的11脚、12脚分别连接电源开关端子SW3的3脚、4脚,电源开关端子SW3的1脚连接V5.0-SYS,电源开关端子SW3的2脚连接连接电容C50并接VBAT8.4V,芯片U20的3脚、4脚、5脚、6脚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LEDM1、发光二极管LEDM2、发光二极管LEDM3、发光二极管LEDM4,芯片U20的7脚、8脚连接充电指示红绿灯LD1。
优选的,所述串行通信电路由芯片U4和接线母座J3组成,芯片U4的9脚、10脚分别连接芯片J1的3脚、5脚,芯片U4的11脚、12脚分别连接芯片J1的17脚、19脚,接线母座J3的2脚、7脚、3脚、8脚分别连接芯片U4的14脚、7脚、13脚、8脚。
优选的,所述USB3.0通信接口电路由USB接口J2组成,USB接口J2的8脚、9脚分别连接变压器L12的1脚、2脚,变压器L12的4脚、3脚分别连接芯片J1的30脚、32脚,USB接口J2的6脚、7脚分别连接变压器L11的1脚、2脚,变压器L11的4脚、3脚分别连接芯片J1的46脚、48脚,USB接口J2的2脚、3脚分别连接变压器L10的1脚、2脚,变压器L10的4脚、3脚分别连接芯片J1的36脚、38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青橙视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青橙视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48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活塞的综合检测清洁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油田储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