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型覆砂铸造自动化浇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38484.6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5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夏小江;沈永华;胡洪斌;汤瑶;高强;洪华泽;王尔亦;朱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B22D41/12;B22D33/02;B22D3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余冬;万珠明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型覆砂 铸造 自动化 浇注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型覆砂铸造自动化浇注单元,包括换包系统、双侧浇注机、第一辊道系统、第二辊道系统、锁箱机构、铁型、第一运输小车和第二运输小车;第一运输小车与第一辊道系统连接,横向布置于第一辊道系统的端部;第二运输小车与第二辊道系统连接,横向布置于第二辊道系统的端部,两者分别布置于双侧浇注机的两侧。换包系统布置于双侧浇注机的端部。锁箱机构安装在第一辊道系统和第二辊道系统上。换包系统实现双侧浇注机的快速换包;双侧浇注机实现对第一辊道系统和第二辊道系统上的铁型依次浇注。本实用新型的浇注单元实现自动化生产,消除了人工转运铁水的安全隐患,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实现智能化生产提供基础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型覆砂铸造生产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型覆砂铸造自动化浇注单元。
背景技术
铁型覆砂铸造属于特种铸造之一,其铸型是金属型内腔上覆上一薄层覆膜砂形成铸型,所以铸型刚性很好,在生产球墨铸铁铸件时很有优势,可以充分发挥球铁的石墨化膨胀自补缩特性,生产的铸件组织致密、尺寸稳定。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招工难、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是铸造企业面临的问题,因此对铁型覆砂铸造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
上下铁型合箱后,在浇注时需要将上下型锁在一起,主要原因是:1、浇注时铁水的冲力会将上型抬起;2、球墨铸铁在铁水凝固过程中会析出石墨,并有石墨化膨胀的过程,使体积变大。
因铁型覆砂铸造生产线相对于静压线、垂直线等生产线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如果配备自动化浇注机,其利用率会很低,而自动化浇注机的成本较高,所以铁型覆砂生产线一般不配备自动化浇注机,以采用人工行车吊包浇注为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型覆砂铸造自动化浇注单元。本实用新型不仅充分利用了浇注机的使用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实现了浇注包自动进出浇注单元、在浇注段实现铁型的自动锁箱,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消除了目前采用人工行车转运浇注包的生产模式的安全隐患,同时为实现智能制造提供基础条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可靠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铁型覆砂铸造自动化浇注单元,包括换包系统、换包系统地轨、双侧浇注机、双侧浇注机地轨、第一辊道系统、第二辊道系统、锁箱机构、铁型、第一运输小车、第一运输小车地轨、第二运输小车和第二运输小车地轨;所述第一辊道系统和第二辊道系统平行布置,第一辊道系统和第二辊道系统上分别设置多个铁型以及用于锁住铁型防止抬箱的锁箱机构;所述双侧浇注机地轨平行布置在第一辊道系统和第二辊道系统中间;所述双侧浇注机在双侧浇注机地轨平行于铁型运行方向运行;所述第一辊道系统的端部设有垂直于双侧浇注机地轨布置的第一运输小车地轨,第一运输小车设置在第一运输小车地轨上;所述第二辊道系统的端部设有垂直于双侧浇注机地轨布置的第二运输小车地轨,第二运输小车设置在第二运输小车地轨上;所述换包系统地轨垂直布置于双侧浇注机地轨的端部,换包系统垂直于双侧浇注机的行走方向在换包系统地轨运行,用于实现换包系统上的辊道分别与双侧浇注机上的辊道对接。
上述的铁型覆砂铸造自动化浇注单元,所述换包系统包括出包辊道、进包辊道和切换电机;通过切换电机的运行,使出包辊道和进包辊道分别对准双侧浇注机上的辊道。
前述的铁型覆砂铸造自动化浇注单元,所述双侧浇注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旋转机构和操作室台架;所述旋转机构上设有倾转机构和浇包辊道;所述操作室台架上设有操作室。
前述的铁型覆砂铸造自动化浇注单元,所述的铁型包括相互配合的上铁型和下铁型,每副铁型由四套锁箱机构将其锁住。
前述的铁型覆砂铸造自动化浇注单元,所述的液压锁箱机构包括活动框架、下压块、调节螺钉和液压缸;所述调节螺钉装在活动框架上,用于调节与下压块间的距离,满足不同厚度铁型的夹紧;所述下压块在活动框架的内部,且活动框架和下压块均套在辊道的矩形管外侧;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活动框架底部,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在下压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38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