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午睡枕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36328.6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2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金礼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晨宇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6/00 | 分类号: | A47C16/00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孙炜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午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午睡枕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折叠午睡枕,包括上盒体、下盒体及枕体,所述上盒体的后端与下盒体的后端铰接,所述枕体的前端与下盒体的前端铰接,所述枕体上铰接有支架,所述上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支架配合的支撑凹槽,收纳状态时上盒体与下盒体扣合形成闭合盒体且枕体位于盒体内,使用状态时上盒体与下盒体扣合形成闭合盒体且枕体由盒体内翻出并通过支架支撑于上盒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午睡枕,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可靠,可以带来极佳的午睡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午睡枕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折叠午睡枕。
背景技术
由于条件所限,很多人在午睡时需要趴在桌子上睡觉,但趴着睡觉不仅缺乏舒适感,还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趴着睡觉首先会压迫心脏导致回心血流量的减少,可能会影响脑供血不足,出现缺血缺氧的表现;其次趴着睡觉可能是呼吸不通畅。尤其是对一些已经存在而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可能导致脑部的缺氧;第三趴着睡觉可能会压迫肢体,尤其是容易压迫上肢,造成上肢的酸胀麻木;最后趴着睡觉对颈椎也不是很好,可能影响颈椎的曲度,从而引起颈部的疼痛。
为了获得舒适的睡眠,市场上出现了午睡枕专门用于趴着午睡,但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午睡枕采用记忆棉或者PP棉作为支撑,体积大,不方便在办公室或者教室里收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实用新型CN 212995826 U公开了一种折叠午睡枕,包括第一枕面、支撑板、第二枕面和旋转连接件,所述第一枕面一侧端通过旋转连接件与第二枕面一侧端铰接,所述第一枕面另一侧端能够通过支撑板与第二枕面另一侧端支撑连接,使得第一枕面、支撑板与第二枕面形成一个三棱柱体形状。
上述折叠午睡枕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状态时第一枕面需要翻转非常大的角度才能支撑于第一枕面,导致枢接机构不好设计且容易损坏;作为支撑底座的第二枕面承重能力不够,午睡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折叠午睡枕,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可靠,可以带来极佳的午睡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折叠午睡枕,包括上盒体、下盒体及枕体,所述上盒体的后端与下盒体的后端铰接,所述枕体的前端与下盒体的前端铰接,所述枕体上铰接有支架,所述上盒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支架配合的支撑凹槽,收纳状态时上盒体与下盒体扣合形成闭合盒体且枕体位于盒体内,使用状态时上盒体与下盒体扣合形成闭合盒体且枕体由盒体内翻出并通过支架支撑于上盒体。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午睡枕中,所述枕体与下盒体的铰接结构是:枕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铰接轴,下盒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第二铰接轴分别铰接在连接板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均由铰接轴安装板和铰接轴本体构成,优选的,所述铰接轴安装板与枕体或下盒体一体成型,所述铰接轴本体固定穿设在铰接轴安装板上或与铰接轴安装板一体成型。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午睡枕中,所述连接板为弧形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供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穿过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体的边缘设置有弧形倒角,所述连接板的弧形结构与弧形倒角相适配。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午睡枕中,所述连接板包括相互扣合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扣合后于两端形成通孔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午睡枕中,所述枕体包括基板和枕面,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环形安装槽,所述枕面可拆卸的固定在环形安装槽内,所述基板的中间设置有镂空,所述支架铰接于镂空处。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午睡枕中,所述支撑凹槽设置有两个以上,支架与不同的支撑凹槽配合时枕体处于不同的倾斜角度。
在上述的一种折叠午睡枕中,所述上盒体的前端与下盒体的前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设置有一对,分别位于第二铰接轴的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晨宇文具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晨宇文具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363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