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颗粒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34611.5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8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泽(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50/40;B01D53/7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颗粒 清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颗粒清除装置,包括:壳体,内设主体腔,主体腔靠近底部的侧壁上相向设置有第一进气通道及第二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具有第一中心线,第二进气道具有第二中心线,主体腔的中心点位于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之间,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与主体腔连通;螺旋导风柱,设于主体腔内。上述废气颗粒清除装置,通过第一进气通道进入主体腔的第一废气流,与通过第二进气通道进入主体腔的第二废气流,在螺旋导风柱的作用下,第一废气流与第二废气流环绕螺旋导风柱形成螺旋上升的混合气流,混合气流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气流中的颗粒物质做离心运动,并最终附着在主体腔的侧壁上,从而实现颗粒清除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颗粒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纤维作为一种良好的纺织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纺织领域,在将化学纤维纺织成布匹的过程中,为防止化学纤维粘合在一起,需要在化学纤维的表面涂布一层油脂,当化学纤维纺织成为布匹后,需要通过烫整工艺除去该油脂,该工艺的原理为采用高温加热方式使油脂挥发成气体,因此,该工艺产生的废气中包含大量油脂颗粒及化纤绒毛。目前,纺织厂主要采用静电吸附结合微孔吸附方式对该废气进行处理,然而,由于废气中油脂颗粒含量高,极易使静电场的电极板在较短时间内因吸附过多油脂而使电场快速衰减,失去吸附废气中颗粒物质的能力,此时,含量较高的油脂颗粒将使微孔吸附环节的微孔被快速堵塞,进而使废气处理失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废气颗粒清除装置,以解决废气中颗粒物质含量过高的问题。
一种废气颗粒清除装置,包括:
壳体,内设主体腔,所述主体腔靠近底部的侧壁上相向设置有第一进气通道及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具有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二进气道具有第二中心线,所述主体腔的中心点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之间,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主体腔连通;
螺旋导风柱,设于所述主体腔内,所述螺旋导风柱包括中心柱及固定设置于所述中心柱上的螺旋导风叶,所述中心柱的底部与所述主体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及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平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第二中心线与所述主体腔的中心点等距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收缩腔,所述收缩腔设于所述主体腔的上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腔呈圆柱状,所述收缩腔呈喇叭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腔的内侧及所述收缩腔的内侧设置有螺旋导流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导风叶的半径由下至上逐级递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导风叶的外边缘呈预定角度向下倾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或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上设置有喷雾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储废箱,所述储废箱与所述主体腔的底部连接。
上述废气颗粒清除装置, 由于第一进气通道与第二进气通道相向设置,主体腔的中心点位于第一中心线与第二中心线之间,因此,通过第一进气通道进入主体腔的第一废气流,与通过第二进气通道进入主体腔的第二废气流,在螺旋导风柱的作用下,第一废气流与第二废气流环绕螺旋导风柱形成螺旋上升的混合气流,混合气流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气流中的颗粒物质做离心运动,并最终附着在主体腔的侧壁上,从而实现颗粒清除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废气颗粒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废气颗粒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泽(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泽(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34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浮子液位计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天窗流水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