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隔离腔结构的两级双作用液压驱动往复式压缩缸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31991.7 | 申请日: | 202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2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尹智;王咏斌;林春晖;任吉超;崔长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康普锐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2 | 分类号: | F04B35/02;F04B39/12;F04B39/00;F04B39/06;F04B39/10;F04B5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结构 两级 作用 液压 驱动 往复 压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隔离腔结构的两级双作用液压驱动往复式压缩缸,包括左气缸、左油缸、右油缸、右气缸、活塞杆、油气隔离密封结构、冷却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以及泄漏监测装置;左气缸、左油缸、右油缸以及右气缸依次同轴布置并且通过隔板相连,活塞杆两端分别固定有左气缸活塞和右气缸活塞,杆体上固定有左油缸活塞和右油缸活塞;左气缸活塞配置在左气缸的腔体内,左油缸活塞配置在左油缸的腔体内,右油缸活塞配置在右油缸的腔体内,右气缸活塞配置在右气缸的腔体内;左油缸活塞左侧为左隔离腔,右侧为左油腔;右油缸活塞左侧为右油腔,右侧为右隔离腔。该结构在气缸和油缸之间增设了一个隔离腔,从而避免了密封失效而导致的油气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隔离腔结构的两级双作用液压驱动往复式压缩缸。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称两级双作用活塞式压缩缸,包括两个气缸和一个油缸,两个气缸分别设于油缸两侧,活塞杆中部设有油缸活塞,两端设有气缸活塞,两个气缸活塞分别位于两个气缸腔体内,通过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实现气体在两个气缸内的两级双作用压缩。油缸和气缸之间通过支撑隔板相连,支撑隔板上设有供活塞杆穿过的通孔。虽然为了避免油缸和气缸之间发生油气混合,在活塞杆和隔板之间设置了油气隔离密封结构,但还是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油缸和气缸之间完全密封,若出现密封失效,压缩介质将会被污染,不适用于高纯气体的压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隔离腔结构的两级双作用液压驱动往复式压缩缸,设计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隔离腔结构的两级双作用液压驱动往复式压缩缸,包括左气缸、左油缸、右油缸、右气缸、活塞杆、油气隔离密封结构、冷却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以及泄漏监测装置;
左气缸、左油缸、右油缸以及右气缸依次同轴布置,左气缸和左油缸之间通过左油气缸隔板相连,左油缸和右油缸之间通过油缸中间隔板相连,右油缸和右气缸之间通过右油气缸隔板相连;所述左油气缸隔板、油缸中间隔板以及右油气缸隔板上设有供活塞杆穿过的通孔;
活塞杆上固定有左油缸活塞和右油缸活塞,两端分别固定有左气缸活塞和右气缸活塞;左气缸活塞配置在左气缸的腔体内,左油缸活塞配置在左油缸的腔体内,右油缸活塞配置在右油缸的腔体内,右气缸活塞配置在右气缸的腔体内;
左气缸活塞左侧为Ⅰ号一级气腔,右侧为Ⅰ号二级气腔;左油缸活塞左侧为左隔离腔,右侧为左油腔;右油缸活塞左侧为右油腔,右侧为右隔离腔;右气缸活塞右侧为Ⅱ号一级气腔,左侧为Ⅱ号二级气腔。
进一步地,左气缸两端分别固定有左气缸端盖和左油气缸隔板,左气缸端盖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Ⅰ号一级气腔;左油气缸隔板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Ⅰ号二级气腔;
右气缸两端分别固定有右油气缸隔板和右气缸端盖,右气缸端盖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Ⅱ号一级气腔,右油气缸隔板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Ⅱ号二级气腔;
油缸中间隔板上设有两个分别连接左油腔和右油腔的液压油孔,液压控制系统连接两个液压油孔。
进一步地,Ⅰ号一级气腔和Ⅱ号一级气腔连通的进气口通过气体管路与总进气口相连,
Ⅰ号一级气腔和Ⅱ号一级气腔连通的排气口通过气体管路与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器连接,第一冷却器通过气体管路分别连接Ⅰ号二级气腔和Ⅱ号二级气腔连通的进气口;
Ⅰ号二级气腔和Ⅱ号二级气腔连通的排气口通过气体管路与冷却系统的第二冷却器连接,第二冷却器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总排气口。
进一步地,进气口和排气口连接的气体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油气隔离密封结构包括气密封和油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康普锐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康普锐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31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跌落测试装置
- 下一篇:用于对鞋后跟充电的磁吸充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