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技术用育苗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111488.5 | 申请日: | 2022-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22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籍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涛 |
| 主分类号: | A01G9/16 | 分类号: | A01G9/16;A01G9/24;A01G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安媛媛 |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技术 育苗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技术用育苗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培养箱体内设有多个培养箱,培养箱两侧设有支撑滑块,培养箱体内设有设于培养箱上方的支撑板,支撑板下方设有多个补光灯和补温灯,培养箱体内一侧设有温湿度传感器,培养箱体顶部设有储水箱和与储水箱的抽水泵,抽水泵设有多个延伸至培养箱体后侧的喷雾器,培养箱体前侧设有柜门,培养箱体后侧设有抽风扇,柜门上设有进风口,培养箱体外一侧设有电控箱。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通过多层培养箱可以进行种植农产品,通过补光灯、补温灯、抽风扇、喷雾器、氧气补充管和二氧化碳补充管可以稳定控制培养箱体内的各种生长条件,从而可以培养出品质较好的农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农业技术用育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在农业技术的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幼苗培育,从而培育出品质较好的农产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育苗培养装置都较为简单,无法准确控制培养过程的中的各种培育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控制培育条件的一种农业技术用育苗培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业技术用育苗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体,所述的培养箱体内连接设有多个培养箱,所述的培养箱两侧连接设有支撑滑块,所述的培养箱体内连接设有设于培养箱上方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下方连接设有多个补光灯和补温灯,所述的培养箱体内一侧连接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培养箱体顶部连接设有储水箱和与储水箱连接的抽水泵,所述的抽水泵连接设有多个延伸至培养箱体后侧的喷雾器,所述的培养箱体前侧设有柜门,所述的培养箱体后侧连接设有抽风扇,所述的柜门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的培养箱体外一侧连接设有电控箱。
进一步的,所述的培养箱底部连接设有支撑筛网,所述的培养箱体底部设有蓄水槽,所述的蓄水槽连接设有延伸至培养箱体外部的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上连接设有排水阀,可以防止水过多堆积在土壤里,通过水下流收集进行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培养箱体内一侧连接设有空气检测器,所述的培养箱体外一侧连接设有补氧箱,所述的补氧箱连接设有延伸至培养箱体内的氧气补充管和二氧化碳补充管,所述的氧气补充管和二氧化碳补充管上均连接设有电控阀,培养箱体只有抽风扇和进风口,可以形成相对密封腔体,方便对培养箱体内补充氧气和二氧化碳。
进一步的,所述的柜门上连接设有多个透视观察玻璃,通过多个透视观察玻璃方便观察内部生长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的培养箱体底部均匀连接设有多个带锁万向轮,方便培养箱体的稳定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农业技术用育苗培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通过多层培养箱可以进行种植农产品,通过补光灯、补温灯、抽风扇、喷雾器、氧气补充管和二氧化碳补充管可以稳定控制培养箱体内的各种生长条件,从而可以培养出品质较好的农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技术用育苗培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技术用育苗培养装置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培养箱体,2、培养箱,3、支撑滑块,4、支撑板,5、补光灯,6、补温灯,7、温湿度传感器,8、抽风扇,9、柜门,10、进风口,11、透视观察玻璃,12、带锁万向轮,13、支撑筛网,14、蓄水槽,15、排水管,16、排水阀,17、储水箱,18、抽水泵,19、喷雾器,20、空气检测器,21、补氧箱,22、氧气补充管,23、二氧化碳补充管,24、电控阀,25、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涛,未经张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114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