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下板加强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220107835.7 | 申请日: | 2022-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48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铖;何佩杭;毕梓华;邓活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铁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 代理公司: | 清远市清城区诺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15 | 代理人: | 龚元元 |
| 地址: | 51080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左前纵梁 后部 连接 板下板 加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下板加强板,包括第一基准面板、第二基准面板、连接板;所述第一基准面板的自由侧冲裁有一块下沉区;所述下沉区上冲压有与连接板平行的加强筋;所述连接板的端部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第二基准面板的较高的一端的下方的外侧;所述第二基准面板的较高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基准面板上设有位于加强筋一端的第一连接孔。该加强板在第一基准面上设置加强筋,并将第二基准面设置为斜面,以使其和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尽可能的贴附,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和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进行连接,整体上可有效的提高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的连接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下板加强板。
背景技术
CN201220364027.5公开了一种汽车左前纵梁后部外连接板,包括有一个前、后端向下弯曲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依次开有键槽和螺纹孔,所述弧形板的四周均向下折弯,其中前、左、右侧的折弯向外反折形成折边,所述左侧的折边向下伸出有挡沿板,所述挡沿板与前侧折边圆弧过渡连接,所述挡沿板上开有一个方形孔。所述挡沿板后侧延伸到弧形板后方。通过挡沿板对左前纵梁进行遮挡,从而对左前纵梁进行保护,同时在弧形板上开有键槽和螺纹孔,使得连接为双重连接,加固了纵梁的后部连接,从而减少了因纵梁不作用而造成对汽车结构的冲击。
本领域中的汽车左前纵梁后部外连接板的结构大抵如上,在汽车制造工艺中,还需要在该连接板增设加强板,以提高连接强度。
本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开发出适用于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的加强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下板加强板,该加强板在第一基准面上设置加强筋,并将第二基准面设置为斜面,以使其和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尽可能的贴附,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和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进行连接,整体上可有效的提高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下板加强板,包括第一基准面板、第二基准面板、连接第一基准面板和第二基准面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垂直于第一基准面板、第二基准面板;所述第一基准面板为平面,所述第二基准面板倾斜布置;所述第一基准面板的自由侧冲裁有一块下沉区;所述第一基准面板的面积大于第二基准面板,所述下沉区上冲压有与连接板平行的加强筋;所述连接板的端部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第二基准面板的较高的一端的下方的外侧;所述第二基准面板的较高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基准面板上设有位于加强筋一端的第一连接孔。
在上述的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下板加强板中,所述第二基准面板由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为水平面;所述第二面板为斜面,所述第三面板为斜面,所述第二面板和第三面板之间具有弧形过渡面;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第二面板、弧形过渡面和第三面板构成台阶结构。
在上述的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下板加强板中,所述下沉区的下沉厚度为3-6mm;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下沉区内。
在上述的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下板加强板中,所述第一基准面板靠近弯折部的位置具有缺失部。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板在第一基准面上设置加强筋,并将第二基准面设置为斜面,以使其和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尽可能的贴附,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和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进行连接,整体上可有效的提高左前纵梁后部连接板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铁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铁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78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