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扇形古典景观廊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05863.5 | 申请日: | 202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2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赖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纬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H3/12;E04B1/41;E04B1/38;E04B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知行合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80 | 代理人: | 蒋雪琴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扇 古典 景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廊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折扇形古典景观廊架;包括设置在观演台上的多个基座、多个支撑组、多块形状不一的三角形顶板以及两块三角形侧板;基座设置在设置在观演台顶面内外两侧,基座上部埋设有预埋件,预埋件顶部露出基座,基座顶端设置有底板,底板固定连接在预埋件上,支撑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顶板相互固定连接,支撑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板固定连接处;两块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左右两侧,侧板底部与观演台顶面固定连接,顶板左侧侧板与观演台外径切线平行,顶板右侧侧板垂直与观演台外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异形廊架固定支撑杆较多,进而造成廊架基座设置较多,廊架整体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景观廊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折扇形古典景观廊架。
背景技术
公园、广场等场所常设置扇形阶梯式观演台;演员在观演台中央进行表演,观众坐在观演台阶梯上欣赏表演;在不同天气下,观演台阶梯上有一定的遮阳需求;在观演台阶梯上设置景观廊架可满足人们的遮阳需求,同时折扇是我国传统文化标志性物品,折扇形状即为扇形;在观演台设置景观廊架即可作为映衬,与观演台一起构建传统折扇文化景观氛围;观演台上可设置异形廊架,异形廊架固定支撑杆较多,进而造成廊架基座设置较多,施工周期长,廊架整体成本较高。
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折扇形古典景观廊架,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扇形古典景观廊架,以解决异形廊架固定支撑杆较多,进而造成廊架基座设置较多,廊架整体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折扇形古典景观廊架,包括设置在观演台上的多个基座、多个支撑组、多块形状不一的三角形顶板以及两块三角形侧板;基座设置在观演台顶面内外两侧,基座上部埋设有预埋件,预埋件顶部露出基座,基座顶端设置有底板,底板固定连接在预埋件上,支撑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顶板相互固定连接,支撑组顶部固定连接在顶板固定连接处;两块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顶板左右两侧,侧板底部与观演台顶面固定连接,顶板左侧侧板与观演台外径切线平行,顶板右侧侧板垂直与观演台外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景观廊架设置在观演台顶面上,与扇形阶梯式观演台相映衬,与扇形阶梯式观演台一起构成折扇的外观形状;顶板左侧侧板与观演台外径切线平行,顶板右侧侧板垂直与观演台外径,扇形阶梯式观演台内的观众对景观廊架可获得较大的观察视野;顶板通过多个支撑组与底板固定连接,并且侧板底部与观演台顶面固定连接,侧板固定连接在顶板左右两侧;侧板即作为支撑,加强了廊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廊架支撑杆底部不与廊架基座直接固定连接,减少了廊架基座的数量,降低了廊架的整体成本;解决了异形廊架固定支撑杆较多,进而造成廊架基座设置较多,廊架整体成本较高的问题。
进一步,支撑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左右两侧开设有螺栓孔;
顶板中部的支撑组包括4个支撑杆,4个支撑杆底端汇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
顶板左侧的支撑组包括3个支撑杆,3个支撑杆底端汇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
顶板左右外端的支撑组包括2个支撑杆,2个支撑杆底端汇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支撑组中的支撑杆底部汇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支撑板减少了廊架基座的数量,降低了廊架的整体成本;景观廊架中部面积较大,景观廊架中部的支撑组较多的支撑杆满足景观廊架的支撑强度;侧板底部与观演台顶面固定连接,顶板两侧的支撑组可与侧板相配合固定支撑顶板,加强景观廊架的整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顶板侧边相互焊接,顶板之间上下有起伏角度。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顶板之间上下有起伏角度,即形成连续的弯折曲面,与侧板的尖锐棱角相配合,整体观感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纬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纬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05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